打开APP
中医常讲的“湿气重”,到底是怎么回事?
偃师融媒
2024-09-02 19:49:43

湿,是中医病因体系中一种很重要的致病因素。湿分外湿和内湿。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外湿。湿为长夏的主气。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湿生于内,名曰内湿。内湿是由于体内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内湿产生的关键是水液输化失司,而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脏腑,以肺脾肾为主,因此,内湿的生成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1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温热论·外感温热篇》:“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湿邪在结直肠肛门外科的常见疾病有慢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等。常见症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面黄、浮肿、肛周湿痒、舌淡苔润、脉濡缓等。

2

病例分享

小刘,男,35岁,大便溏泄20余年。先后以中西医等方法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效果不佳。1年前来诊,见其中等身材,体胖肤白,满面有光,肚腩突出,手臂津汗。诉说饮食如常,体困乏力,每日大便7-8次,溏泄不成型,有时候吃啥拉啥,放下碗筷就往厕所跑。舌体胖大水滑、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六部九候脉象沉细滑。典型的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耐心地给他分析病因病机,他说可能是年轻时吃饭不讲究落下的毛病;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家族性的:其父也曾看中医,说是体内湿气太重。确定治则:健脾益肾,温燥除湿。给与口服中药煎服,每日1剂。同时辅助少量的西药。大半年过去,现在大便成型,每日排便2-4次。小刘浑身轻松,对治疗感到满意。从这类疾病的发病、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湿邪的病程发展是缓慢的、治疗也是缓慢的。

3

湿邪的预防

1. 避免久居湿地

久居湿地,由于湿邪的侵淫,容易患风湿性疾病、湿疹等皮肤病。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激发身体脏腑的功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的有空调的室内,排汗功能抑制,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跑步、健走、游泳等有助活促进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特别是饭后,适量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因为脾主四肢,活动四肢也就是健脾。脾运正常,水液代谢正常。

3. 合理饮食

肠胃系统对人体营养及水分代谢关系密切。适量、均衡的饮食有助肠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部分人群来说,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过食则容易造成肠胃功能抑制。过食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损伤脾胃,导致其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水液代谢停滞,导致内湿生成。

编   辑丨王瑞召       审   核丨薛   喆

监   制丨刘龙选       总监制丨姬军鹏

新闻热线:67716487(工作日内拨打)

河南伊洛律师事务所常战峰律师(13015585840)

温馨提示:

版权归偃师区融媒体中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它,浏览发布便民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