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封丘: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乡日报
2025-05-28 08:42:26

立夏刚过,封丘县赵岗镇惠寨村尽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蔬采摘园里,绿意葱茏的藤蔓层层叠叠,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挂在藤蔓之上。

惠寨村合作社负责人赵朋告诉记者,这些“牛奶小西瓜”品质上乘,皮薄如纸却紧实,果肉嫩而爽口,糖度颇高。同时,采用“双蔓整枝”种植技术,一枝藤蔓产量能增加三分之一,亩产约4000公斤。当前,“牛奶小西瓜”已抢“鲜”上市,羊角蜜、小番茄等特色果蔬也陆续步入成熟期。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早在2021年就投资300万元建起了7座瓜果大棚,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新型‘麒麟西瓜’种植,采用全生育大棚覆盖、滴灌施肥,从种下到开花、收瓜只需90天左右,周期短、效益高,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惠寨村党支部书记惠庆民说。

据悉,大棚里的“甜蜜经济”不仅富了种植户,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每年用工高峰期,可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自从村里有了大棚,我农闲时就来干活儿,活儿不累,一天能挣百十块。家里的地没耽误,还多了份收入。”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赵粉秀说道。

走进封丘县王村乡西王庄村民高之军的佩兰基地,叶径高达40厘米,嫩绿的枝叶簇拥在一起,像是在黄土画卷上泼洒了一层绿墨,充斥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种佩兰省时省力,一是一次种植可多年采收;二是人工花费小,机器采收完,放在地里晾晒,晒干后一捆即可;三是不用经常施肥浇水,节省成本。”高之军说。近年来,高之军与安徽亳州的中药材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次采收完毕,都会有人远程下单,不存在药材滞销的问题,这成为了高之军坚持种植的动力。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高之军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村民提供种源、免费技术指导及后续销售渠道,降低村民的种植风险。在高之军的影响下,其他村民也陆续跟着种起了佩兰,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在封丘县潘店镇后石寨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连片成方的50亩金银花次第开放。50多名村民穿梭其间,一双双巧手在金银花的枝蔓上不停地“跳跃”。

近年来,后石寨村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依托传统种植金银花经验,通过流转土地,成立封丘县金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致富花”。

“我们金银花产业基地种植面积约50亩,采摘期内,最多的时候需要近百人同时采摘。为提升效益,我们还购置了金银花烘干设备,确保当天采摘、当天烘干,这样既保留了金银花的药性,又可保持住它的颜色和品质,提高经济价值。”后石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国省说道。

潘店镇后石寨村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规模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形成集种植、技术服务与推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为村民们带来了真金白银,让一朵朵小花成为了农民群众增收的“致富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下一步,封丘县将立足辖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树牢“党建引领、兴村富民”的目标导向,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封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慧娜表示,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品牌打造,让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为农民增收注入持久动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速提质,助力乡村振兴。(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通讯员 张志超 杨恒战)

编辑:杨璇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