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算法不能算计 大数据不能“杀熟”
顶端深圳
2024-11-27 15:58:08
■ 舒圣祥

国家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通知指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

新老用户被区别对待、浏览页面“千人千价”、“随机红包”优惠力度因人而异……在一些平台,大数据“杀熟”现象可谓层出不穷。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消费者却要支付不同的对价。平台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使用设备、所处场所、消费频率等,生成和输出个性化的定价。优惠促销政策亦是如此,所谓“随机”,背后都是算法操控。平台如果不认为你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哪怕秒点优惠券,也会告诉你“来晚了”。

大数据“杀熟”是对个人信息的不合理利用。平台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经由“算法黑箱”隐蔽加工,对外输出差异化定价,这是典型的违法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此违法行为,若达到“情节严重”程度,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大数据“杀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与此同时,经营者具有真实全面告知的义务。大数据“杀熟”非但没有履行真实信息的披露义务,反而有针对性地故意告知虚假价格或信息,使消费者基于不真实的信息作出错误判断,进而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平台“杀熟”行为已经涉嫌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依法主张惩罚性赔偿。

加强算法治理,平台务必履行好主体责任,利用技术优化自身产品或服务,让算法少些算计,让大数据不再“杀熟”。

(作者系执业律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