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hare
在医疗援疆的征程中,总有一些身影以精湛医术跨越地域鸿沟,以赤诚情怀温润边疆民心。
整形修复科专家杨冠龙便是其中的杰出典范。作为援疆医生,他在哈密戈壁书写了一段 “技术帮扶有力度、人文关怀有温度、民族团结有深度” 的行风标杆故事,让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职业精神在边疆大地熠熠生辉。
援疆医师杨冠龙
一、初抵边疆:在时差与风沙中筑牢医者初心
2024 年初夏,杨冠龙从繁华都市奔赴哈密,迎接他的是干燥凛冽的戈壁风沙与两小时的时差挑战。每日清晨 6 点自然苏醒的 “戈壁生物钟”,在 9 点半正式上班前留下了漫长的 “空白时区”。他却将这段时光化作融入边疆的 “黄金窗口”:
文化浸润
研读《新疆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哈密民俗志》,从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韵律中感悟医患沟通的温度,从哈萨克族毡房医学智慧中探寻创伤修复的灵感;
体魄锤炼:
坚持晨跑健身,在白杨林道的风沙中丈量城市肌理,途中主动向晨练的维吾尔族老人学习日常用语,用 “亚克西姆赛斯(你好)”、“热合麦特(谢谢)” 敲开民族沟通的第一扇门。
“适应环境的过程,本质是医者初心与边疆需求的同频共振。” 杨冠龙说,当他能精准分辨维吾尔族馕饼中芝麻与胡椒的配比时,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 “异乡客”,而是哈密和十三师医疗战线的 “新战士”。
1
2
二、精准破局:在专科建设中彰显专业担当
面对这个时代 “重美容、轻修复” 的现状,杨冠龙以 “问题导向” 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用 “三个第一” 树立行业标杆:
(一)创建全疆首个医美专科矩阵
瘢痕特色门诊:针对当地烧烫伤瘢痕和创伤性瘢痕,引入 “超减张精细缝合”“点阵激光联合放疗” 等技术,建立 “评估-修复-抗复发” 全周期管理体系,使陈旧性瘢痕修复有效率提升至 90% 以上;
皮肤肿物专科门诊:针对戈壁地区紫外线强导致的皮肤癌高发问题,构建 “早期筛查-显微切除-皮瓣修复” 一站式诊疗流程,将皮肤肿物恶变漏诊率明显降低。
(二)打造 “云端 + 地面” 科普网络
闲暇之余他利用当地电台、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瘢痕和皮肤肿物系列科普,单条瘢痕修复案例视频播放量突破 200万次,吸引甘肃、内蒙古等 6省患者慕名求诊。数据显示,开诊半年,两专科门诊量达800人次,疆外患者占比达 25%,形成 “边疆医美新地标” 效应。
(义诊宣传)
(三)开展多学科协同救治标杆案例
面对头部巨大癌性溃疡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维吾尔族患者,杨冠龙牵头心内科、神经内科等7个学科开展MDT会诊,定制 “基础病调控-显微切除-皮瓣移植” 方案,数小时手术不仅完整切除肿瘤,更通过皮瓣移植技术保留头部美观。该案例获当地医护盛赞:“看到了现代医美与多学科协作的力量。”
三、技术下沉:在传帮带中厚植发展根基
“援疆不是‘输血’而是‘造血’。” 杨冠龙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构建 “三维立体” 传承体系:
1
手把手教学:
每周开展 “显微外科 workshop”,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练习皮瓣设计、精细缝合等。
2
数字化传承:
录制《超减张精细缝合、风筝皮瓣、双叶皮瓣、菱形皮瓣、阅读者皮瓣》系列视频 22 集,涵盖改良精细缝合、皮瓣设计和修复理念等技术,成为当地医美科室的 “必学教材”。
3
学术辐射:
受新疆医科大学邀请,赴乌鲁木齐、和田等地开展多场学术讲座,将“ 瘢痕防治策略” 等技术推广至全疆数十家医院。
学术讲座
援疆期间,他主导的 “超减张精细缝合治疗难治性瘢痕;点阵激光联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及美容理念修复难治性皮肤肿瘤;重睑术中改良缝合方法减少瘢痕形成” 填补哈密技术空白;带领团队完成儿童外伤美容缝合 100 余例(最小 2 岁)、高龄皮肤肿物修复 23 例(最大 87 岁),用 “一老一小” 救治数据诠释医者大爱。
四、血肉相连:在民族团结中践行医者仁心
杨冠龙深知,医疗援疆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民心相通。他以 “三个融入” 构建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
文化融入:
加入哈密 “勇士” 骑行队,在穿越雅丹地貌中聆听丝路故事;向维吾尔族同事学习抓饭、拌面制作,在古尔邦节、肉孜节与群众共庆佳节,被亲切称为 “会说段子的汉族巴郎子”。
情感融入:
每周闲暇之余,他的 “线上诊室” 都会如约开诊 —— 为偏远地区病患答疑解惑。
生命融入:
援疆结束前,他带领部分援疆医疗团队集体献血 1600 毫升,用 “热血传递” 延续与边疆的羁绊,被患者称为 “从手术刀到血管里都流淌着爱心” 的医生。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他积极参与新疆区委组织的培训班,引领相关基金会,拟为 10名贫困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将党派责任与援疆使命深度融合。
患者好评
✦₊
五、行风标杆:用初心照亮援疆路
从老家河南到西北戈壁,杨冠龙用 12个月的坚守,树立了新时代医疗行风的 “三维标杆”:
1
技术标杆:
开设全疆首个瘢痕与皮肤肿物专科,填补多项技术空白,门诊量、疆外患者占比等指标创区域新高。
2
人文标杆:
以 “超减张缝合” 守护患者外观,用多学科会诊守护患者生命,让医美技术充满人文温度。
3
团结标杆:
从学做抓饭到集体献血,从义诊筛查到学术辐射,用行动诠释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内涵。
写在最后
“医心无界,大爱无疆。” 杨冠龙办公室墙上的锦旗 ——“刀下有痕,痕藏美意;心中有爱,爱洒边疆”,正是对这位援疆医生最生动的注脚。他以手术刀为笔,以热血为墨,在边疆大地上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医疗行风答卷,让 “敬佑生命” 的光芒跨越山海,照亮每一个需要救治的角落。
收获锦旗
杨冠龙医生
用坚守诠释医者担当
以奉献点亮生命之光
今朝载誉归来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同仁热烈欢迎你回家
未来已来
愿以你为炬火,照亮杏林新程
致敬医者仁心,共赴星辰大海
通讯员:杨冠龙
主 编:徐志霞
编 辑:谢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