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天地里,孩子的调皮捣蛋常常让家长们头疼不已。究竟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还是家庭教育环节中出现了漏洞?或许,很多时候是家长未能正确理解与引导孩子的天性,从而导致教育方式的偏差。
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调皮表现为例,看似是孩子肆意妄为,实则可能是家庭教养方式的错位:
谁让孩子在行为规范的轨道上偏离方向?不就是那些不懂孩子天性、盲目管教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天性引导最核心的,往往是善顺,是一种巧妙顺应与合理规制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强行压制”,孩子天性需用心解读
家长们普遍爱 “看到孩子调皮捣蛋,就立刻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制止,而不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和天性需求”—— 这在家庭育儿场景中极为常见。
孩子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家长只看到一片狼藉,便大声呵斥,却未曾想到孩子可能是出于对玩具构造的好奇,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孩子在墙上涂鸦,家长第一反应是破坏了家居环境,马上制止并惩罚,而忽略了孩子也许是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强行压制如同冰冷的枷锁,孩子则在一旁 “天性受挫”,内心的探索欲和创造力被无情地打压,逐渐变得畏缩和压抑。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让孩子守规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殊不知,长期的强行压制成了孩子个性发展的 “绊脚石”,反而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活力和创新精神。
譬如孩子在户外玩耍时的例子:孩子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小昆虫,兴奋地追着跑,想要仔细观察。家长却担心孩子摔倒或者弄脏衣服,强行把孩子拉回来,制止他的行为。孩子眼中的好奇之光瞬间熄灭,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也变得淡漠,不再主动去探索未知。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天性扼杀者”。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面对新的知识和挑战时,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人际交往中也显得刻板无趣,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个性束缚促成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客厅里用沙发垫子搭建 “城堡”,觉得孩子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便严厉地说:“不许这样玩,把垫子都放好!” 孩子正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乐趣中,被家长的呵斥吓得不知所措,以后再也不敢进行类似的创意活动了。
家长困惑发问:“我只是想让他乖一点,怎么他就变得这么胆小怕事了呢?”
殊不知,压制再多,也不如用心解读一次孩子的天性。
02 家长的盲目管教,其实是孩子行为失范的根源
无数次的动机忽视、天性压抑、活力禁锢,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行为偏差基因”。
为何行为失范?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成长中有自由的空间去释放天性,在家长的理解和引导下,将天性中的好奇、好动转化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被家长的盲目管教所束缚。
每一个 “不许这样,不许那样”,都是一个潜在的 “行为失范诱因”。家长们总喜欢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传统观念,对孩子的调皮行为进行简单粗暴的制止,忽视孩子内心对理解和认可的强烈渴望。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盲目管教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在压抑下的叛逆与迷茫”。
譬如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还经常和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纪律。”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在孩子平时的生活中,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过剩的精力无法得到释放;也没有引导孩子将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望,如在孩子对一些自然现象提问时,没有耐心解答,而是敷衍了事。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学校参加手工制作课,因为平时在家中被家长过多限制动手操作,对各种工具和材料都不熟悉,在课堂上表现得手忙脚乱,还因为好奇其他同学的作品而随意走动,扰乱了课堂秩序。在学习其他课程时,也因为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
结果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行为失范现象频发,在学业上难以专注,在社交中不懂规则,在家庭里与家长关系紧张,家庭氛围也因孩子的问题而变得沉闷压抑。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调皮捣蛋没教养,而孩子心里想着:
“你们根本不了解我,我为什么要听你们的呢?”
03 亲子天性矫正 是双向互动,引导才能有规范
亲子天性矫正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行为重塑”。
不理解孩子在天性被压抑时的心理变化,忽视孩子从合理释放天性与规范行为中获得成就感和他人认可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盲目管教去束缚。孩子自然感到窒息,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天性矫正的关键。与其盲目地强行压制,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天性导师和心灵引路人。
比如,孩子在家庭聚会中过于兴奋,跑来跑去,大声喧哗。假如我们一味以 “你再这样就把你关到房间里去” 为由,威胁孩子,孩子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变本加厉地调皮捣蛋。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在聚会中的合适行为,如告诉孩子大家在聊天需要安静的环境,可以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引导孩子参与到一些有益的互动中,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看到孩子在家庭聚会时吵闹,生气地说:“你太吵了,再闹就别在这儿待着了!” 孩子满脸不服气,继续吵闹,还故意打翻了一个杯子,亲子关系也变得剑拔弩张。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大家在聚会的时候都喜欢安静地聊天,你这样跑来跑去会打扰到别人哦。我们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怎么样?如果你能安静地玩游戏,大家都会很喜欢你的。”
孩子欣然接受,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安静下来,并且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表扬而感到开心,在后续的类似场合中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亲子关系在天性矫正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所以事实上,亲子天性矫正的秘诀并不在于管教的严厉程度,而是引导的智慧与对孩子天性的尊重。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 洞察但不曲解:敏锐洞察,让孩子在天性矫正中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适当的洞察不是主观臆断,而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细节、兴趣爱好等,理解孩子天性的本质。在孩子出现行为失范时,家长通过引导、示范等方式,让孩子在天性矫正中收获成长,这种 “被理解”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行为规范养成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天性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和善于引导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天性矫正不只是对孩子行为规范的纠正,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天性矫正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盲目管教的家长”。
面对亲子天性引导的问题,选择是继续强行压制,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行为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行为规范塑造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天性矫正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