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玲:读《康百万》有感
侯发山
2024-09-22 07:19:17

由“留余”想到的

——读《康百万》有感

李玲 

再次拿出由侯发山执笔的《康百万》,看着扉页上书写的“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还有朱红色的“留余”二字,我思绪万千。

 书中一个个的小故事代代相传,叙述了康百万家族富裕了十二代历经四百多年。书中有写康百万的雄才大略,有写康百万大智若愚,有写康百万儿女情长,有写康百万委曲求全,有写康百万仗义疏财,有写康百万精打细算……从多角度描述了康百万家族从发家到辉煌,再到衰败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一代又一代的康百万仁慈、慷慨、包容、节俭、勤奋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一个个康百万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康百万”浮现在我的面前。 

众多的康百万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宽广的胸怀、雄才大略的胆识、果断的经商头脑……都是他们成功的秘诀。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共同的“留余”家风了。留余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康家十四世掌门康道平站在河洛交汇处(伏羲八卦图即来源于此)。看一个老汉用一个大漏勺捕鱼,一斤以下的鱼都捕不到。得益于老汉一句话“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后世子孙咋生存?赶尽杀绝等于自掘坟墓!康道平醍醐灌顶,留鱼?留余? 

我想起了那年我种栀子花的经历:因为喜欢栀子花,喜欢“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就不断地为栀子花浇水、施肥。没几天花蕾落了,连叶子也枯黄了。不但没有见着花儿开放,最后叶落枝干。这就是我过于爱花把花给爱死了。这和留鱼就是“留余”是一样道理吧! 

做事留有余地,经商留有余钱,做人留有余温: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佛教上有“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修水泥路修铁路中间都就有伸缩缝,一防热胀冷缩。还有书法家画家出作品的时候,都没有溜边溜沿地尽情泼墨,都在左右及上下留有空白,这在书画上叫留白。 

而当我们学会了留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因为没有将矛盾和对抗推向震怒和不可收拾的境地,没有把话说得很满,而是给对方留下了“面子”和“下坡的台阶”,受到感染的对方,说话的语气和腔调,也就不会继续“无限升级”,愿意给自己留有余地,给他人留有余地。彼此达成了无声的妥协、无形的谅解、无言的默契,让文明形象、优雅的风范,向前跨进一大步,何乐而不为呢? 

“留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庸”所谓的“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之境界”,说的也正有“留余”。再比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也是一种“留余”,画面不追求饱满,而是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地,更有含蓄和悠远的韵味: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个画面,除了一只小舟,一个渔翁,一个钓竿,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人们分明感受到了“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

解决“空中任性”的问题,需要制度惩戒,更要有“善于留余”的处世智慧、内在素养的提高。凡事,我们愿意给别人一个台阶,给尴尬一个余地;他日,社会和他人回敬给我们的,肯定是更多的谅解、和谐与人心大同。 

不管做事也好,做生意也好,还是做人也好,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各种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适可而止。留余忌尽,忌盈忌满,福不可用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留余不但是倡家之道,也是做人之则。

  作者简介:

李玲,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五里岗小学英语教师。喜读书爱文字,在浮世里,我用专业谋生,支撑尊严;在心底里,我用文字滋养心灵,供养真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