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古代文化常识】四大书院
沈莉红
2024-11-14 16:22:17
 #顶端冬日创作季# 
岳麓书院

我国古代的书院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重要载体。

在宁静的书院里享受诗书带来的学习氛围,将优美的文章与环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的感受。

宋代教育的特点是书院的兴起。书院是北宋至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在这个历史时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教育上,它都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于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始建,以曹诚为助教。在宋建国初期,名儒戚同文精通《五经》,聚徒百余人讲学。曹诚是戚同文的旧邻居,并建学舍一百五十间,藏书一千五百余卷,以戚同文嫡孙戚舜宾为主教,所以真宗下诏改建成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suī)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始创建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建讲堂五问,斋序五十二间。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又扩大规模,并请求赐给《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其后山长(书院负责人)周式又请求太守刘师道扩大其居。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拜周式为国子主簿。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而爱晚亭内那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留着一缕长髯的杜牧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岳麓书院门口挂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唐朝李渤与其兄李涉都隐居在白鹿洞,后来做了江州刺史,因洞建学馆,置田产,学者大集,以李善道为洞主,当时叫白鹿洞国庠。宋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江州知州周述上表说庐山白鹿洞有学生数千人,请赐《九经》以供学习,诏从其请,并且通过驿站把书送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南康太守朱熹申请重新修建,并重制院规,使之成为很有名气的书院。而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讲学活动,也是中国教育史很重要的大事。

从方位格局上看,白鹿书院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白鹿书院建筑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外第一书院”之誉,并被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致而言,除今天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书院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为社会的学习教育营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氛围。书院里面保存了大量的藏书,四大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扩大了自己的书库,便于人们阅读学习。书院为普通的百姓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人们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再只是贵族才能拥有。而这四个学院都是当时教育活动的重心,而且也有很多的学术探究,可谓是学术探究的胜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应不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合作,延续书院的优良传统,把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