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龙岩篇
洛阳晚报
2024-10-22 12:17:11

龙岩,地处福建西南部,通称闽西,是中国唯一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也是一座在群山中铺展的城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群山逶迤,郁郁葱葱。

遥望千年,五胡乱华,朝纲顷裂,战祸频仍,中原汉民“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携儿带女,举家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一直向南、向南、向南……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龙岩,便是他们安身扎根的重要一站。

龙岩城市风光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全市7个区县中,除新罗和漳平外,长汀、连城、武平、永定、上杭等5区县都是客家县,其中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流经闽西客家境地的汀江是公认的“客家母亲河”,全市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跨越千年,一代代客家儿女于此耕读传家、创新创造。

01

闽之西者 客家情深

龙岩,史载汉置县、唐置汀州,为八闽最西端之州郡。历史上,这里因汀水而名,筑城垣、建州城,引汀水绕城为濠池,汀江穿城而过,古城枕山临水,宋代汀州太守陈轩曾留下佳句:“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西晋起,衣冠南渡,中原汉人不断进入闽西。至宋代,汉族客家民系在“客家母亲河”汀江流域等地形成。因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为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和物资集散地,龙岩自古便宜居宜稼,富庶殷实,历千年而不衰。

回望历史,在龙岩客家民系孕育、播迁的时空隧道里,有两个地方不可忽视,一为上杭瓦子街,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和驿站;二为武平中山镇,被誉为“客家百姓镇”。

据考证,客家先民从北方逃难而来,一路但见茅寮草房、人烟荒芜;进入上杭县境,眼前一亮:一条大街临江而建,街道两旁青砖瓦屋,炊烟袅袅、人声熙攘,正是安居乐业的好去处,于是纷纷定居下来。当地民谚云:“自有上杭城,便有瓦子街。”

似乎是遥相呼应的历史佐证,距离瓦子街仅几步之遥,便是一座祠堂式建筑——客家姓氏谱牒馆。馆内藏有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及海内外客家后裔编撰的客家族谱,计有115个客家姓氏的近千种版本逾万册,堪称一部“世界客家人的家族史”,书写着客家人迁徙的艰辛与传奇。

泱泱华夏,行走千年总称客;煌煌环宇,客居异邦是为家。在武平中山镇,这里虽方圆不足十里,户不盈千、人不逾万,却聚居着上百个客家姓氏,且以聚族而居为特征,“一村一楼多属同宗”。同时,中山镇还有着“军家话”与“客家话”兼相使用的独特文化习俗,为语言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02

土楼之乡 名扬世界

对全球客家人来说,2008年7月6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充分传递客家文化信息的中国福建土楼建筑群获得世界级认可,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产生于宋元时期的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因其多为迁徙至福建的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作为世界遗产,土楼是福建最为知名的文化名片之一,龙岩永定则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有土楼23000多座,其中圆楼360多座。

园中园、圈套圈,历尽沧桑数百年。永定客家土楼起源于唐代,元末明初蔚然成风,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每座土楼都居住着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几十个、上百个房间环形排列,厅堂、水井、粮仓、畜舍、厕所、澡房、私塾、学堂等一应俱全,“一楼一世界、一户一乾坤”。

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宜、功能齐全,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在海内外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及文化学者看来,客家土楼遵循“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永定土楼

饶有意味的是,每座土楼里都有“福”文化的身影,永定土楼中就有93座以“福”字命名的福楼。不仅融入建筑之中,客家人还将“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或记载于家族谱牒中,或以楹联、牌匾的形式镌刻在楼门、厅堂墙上,题写在宗祠或凉亭等建筑的墙壁上,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

“来永定土楼,赏五朵金花。”如今,龙岩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乘势推出“世遗土楼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在这里,可以去《大鱼海棠》椿的家,感受“土楼王”承启楼建筑规模之宏大;可以欣赏富丽堂皇、中西合璧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听客家山歌、观非遗表演;可以到“十里南溪”畅游“土楼长城”;可以品客家美食、观沉浸剧场、住特色民宿……“神秘的东方古城堡”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03

文化璀璨 传承不辍

客家生态文化,闽西璀璨瑰宝。从千年历史长河中走来,龙岩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遗产丰富,文化遗产也极其密集,拥有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3个中国传统村落。

非遗也是龙岩客家文化体系中的绚丽一笔。在龙岩,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闽西客家木偶戏等10项国家级非遗、58项省级非遗各美其美。其中,闽西汉剧表演艺术别具一格,素有“南国牡丹”之称;连城“游大龙”,以791.5米游行花车打破世界吉尼斯最长游行花车纪录;客家狂欢节——连城、永定“走古事”,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连城罗坊“走古事”

千百年来,崇文重教的龙岩亦是人文鼎盛、人才辈出——宋代理学家杨方协助朱熹兴办白鹿洞书院,是著名的“朱门三杨”之一;明郑统帅刘国轩,为收复台湾、统一祖国作出重大贡献;清代黎士弘以诗文名世,有“海内名士”之誉……

风云际会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的诗句“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名震天下,闽西客家人以独有的血性和剽悍,托起共和国的雏形——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会议会址坐落于此,“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镌刻下这片红色圣地的光辉历程。革命岁月里,龙岩更是涌现出张鼎丞、邓子恢、陈丕显、杨成武、刘亚楼等一批革命先烈,拥有68名开国将军,占福建开国将军总数的82%。

古田会议会址

多年来,龙岩又因涌现多位奥运冠军和众多互联网精英,获得开国将军、奥运冠军、现代网军“三军”之乡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客家儿女不断铸就历史文化新辉煌。

历史机遇,时代垂青。2017年1月,龙岩市获批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让龙岩在客家文化保护传承上迎来国家支持。

乘着这股东风,近年来,龙岩围绕保护传承客家文化,相继制订出台行动计划、保护条例,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市级保护中心,投入逾50亿元建设场馆、传承体验设施及文物保护、文化生态修复等工程,开展非遗展演、体验、研学等各类活动数千场,让客家文化入眼入耳更入心。

编辑出版非遗书籍,牵手高校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联动媒体开设专题节目和栏目,创作文艺精品,编写中小学非遗教材和课程……综观今日之龙岩,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多点发力、蔚然成风,“客家祖地”的名片越擦越亮。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洛报融媒

记者:胡丹萍 张庆旭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