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京畿部长:“先用后付”,全是套路(评论员观察)
京畿部长
2024-10-31 19:19:00

文 | 京畿部长

“双11”激战正酣,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先用后付”支付功能,一旦开通后,将0元直接下单,等到商品收货后再付款。不过这一功能却遭到了不少消费者的不满,比如不小心一键开通后却难以找到关闭渠道,免密支付增加误购风险等。(上观新闻 10月31号)

先用后付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也被称为先享后付或Buy Now Pay Later(BNPL),即消费者购物时,无需付款即可下单,商品确认收货后再付款,目前多个电商平台均有该项服务,允许消费者在一定还款周期内免息购买,缓解立刻支付的消费压力。看上去似乎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其实暗藏玄机。

由于很低的门槛,使得先用后付基本可以覆盖每个平台使用者。“先用后付”的开通按钮普遍设置得显眼又自然,消费者很容易就够开通。现在电商平台的算法往往依托微信支付分、蚂蚁芝麻信用等信用评分数据,为用户设置“先用后付”的进入门槛,但根据现在平台的使用用户来看,基本都可以达到。

便利的支付看来方便了消费者,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全是好事。它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灵活性,尤其对于那些暂时资金紧张但又急需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行了方便。但这种支付方式也容易导致冲动消费,面对平台的促销和优惠,尤其是这个双十一的关口,面对很多看似优惠的商品,很多消费者就会认为反正也是先用后付,用完不合适再退,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无形中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除此之外,一旦消费者忘记或无法按时支付,还可能面临利息或罚款,增加额外经济负担。

而且上船容易下船难。有多名用户反映,开通起来很容易,但要想关闭此项功能,就要花不少功夫,关闭按钮非常隐蔽、难找,且程序相当繁琐。由于下单时间和付款时间存在一定时间差,一些商家还会利用付款时间差涨价。它的使用在实际支付中也有不少猫腻,下单的时候有商家促销活动,价格有优惠,到自动扣款时活动结束,就会多扣钱,如此一来更是得不偿失。

今年7月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先用后付”开通的便捷和取消的繁琐,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现行条例相相悖。而且很多额度也很大,一旦消费严重超出自身能力,无法偿还“先用后付”的订单,还会严重影响个人的信用登记,甚至会引发赔偿和法律纠纷。如此一看,先用后付着实需要谨慎。

技术的初衷应该是服务人,而不是控制人。无论什么消费场景中,互联网带给人的都应当是便捷方便,而不是烦恼困扰。不论是“先用后付”,还是其它支付,平台都应该多方面考虑到不同人群的消费风险,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和需求,而不是在边缘试探,给人下套,让人掉坑。

【流程编辑:刘佳佳 07554】

本文首发顶端新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