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配发了,但不能用”“实验室建好了,却没配仪器设备”……这样的“奇葩事”是怎么发现的?答案是走访调研。
近日,湖南省委书记突击“暗访”了一所乡村学校,发现电脑室大部分电脑不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缺少仪器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等问题。这次“暗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可以看到,暗访,或者说“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效果明显,能够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新形势下,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问卷调查、意见留言板等线上调研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但“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作为党员干部,要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仍然离不开实地走访调研的“铁脚板”。
图源:视觉中国
一、从党的光荣传统视角思考,实地走访调研走向的是洞察真理的门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他主张做调查研究一定要“下马看花”,不能“走马观花”,要“分析一朵‘花’,解剖一个‘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样才能掌握大量鲜活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资料是不行的,一定得深入群众家中,多一些“沉浸式”体验,多一些“对比式”检验,把问题真正摸清吃透,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以《寻乌调查》举例,毛泽东同志为此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社会调查,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调研能细致到什么程度?连运往县城的鸡牛猪从哪里来的、经过哪些具体路段、有多少斤、每斤多少钱都一一写出,县城中有几家卖盐的、盐的种类和颜色也都细细道来。这样沉甸甸的调查报告,没有“大概”“也许”“差不多”,而是一幅纤毫毕现的社会阶层写真图,自然具备了极强的说服力,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搞懂城市商业状况,掌握分配土地情况,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真经”,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地走访调研反对的是本本主义,反对的是经验主义,这是所有科学正确决策的事实基础所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纸上谈兵很容易,却也很危险,脱离客观现实的判断,与盲人骑马没有区别。“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真理的语言总是朴素的,毛泽东同志为全党种下了一颗调查研究的种子,这颗种子不断开枝散叶,帮助着共产党人保持正确方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坚持扎实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维护鱼水情深的过程、破解复杂难题的过程。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点明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所以,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最基本的方法是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而实地走访调研则是开展深入调查、保证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图源:视觉中国
二、从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视角思考,实地走访调研走出的是实事求是的步伐。当前,全国各地从上至下正持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打卡式”“作秀式”“盆景式”调研。比如,片面追求调研规模、时间,调研求量不求质,把“下去了”当作“调研了”。比如,扎堆调研、重复调研,违规搞层层陪同、陪同人数超标,给基层造成了很大负担。再比如,不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把精力放在调研报告的起草上,不真正解决问题。这些不良的调研作风,折射出的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是实事求是生命线的大敌,人民群众抵制,基层党员干部反感,党纪党风也不允许。焦裕禄同志形象地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所以他最喜欢运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调研法,在盐碱区,他抓起碱土就放在嘴里品尝,得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的结论,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目瞪口呆。为了找到治理“三害”的良策,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副铁脚板,在任职兰考的475天里,硬是走遍了全县140多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2500多公里,详细记录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切实弄清楚了“三害”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如何治沙防沙做到了心中有数。近年来,河南省委反复强调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方式,这是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效方式。变味 图源:新华社
三、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视角思考,实地走访调研走进的是人民群众的心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实地走访调研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实地走访调研更能听到真心话。线上文字“云来云往”,听不到群众流露的真切心声。而若是经常走村入户,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手牵着手说着“一家话”,那氛围自然亲近得多,无论是“吐槽”还是“点赞”,都能让调研者明显增强真实感受与直观认知,更加感受到惠民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影响群众生活的难点痛点堵点到底是什么。实地走访调研更能发现真问题。问题就像一根根刺,不会自己跳出来,而是需要党员干部用心细心去挑去挖。实地走访调研要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思维,奔着问题去,多到现实困难多的地方去、多到群众反映大的地方去、多到长期存在短板弱项的地方去,这些才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坐在办公室里难以深刻了解的问题。实地走访调研更能找到真办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问题在基层,答案也在基层,要善于拜群众为师,将基层探索的好做法推广开来。其实,办法并不需要有多玄妙,一般只要从要害症结处寻找,就能迎刃而解。今年河南省纪委聚焦农田灌溉机井不通电、缺设备等问题,在全省开展排查整改,严查问题机井建设管理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了放心事舒心事贴心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认真真地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看似是老办法、土办法、笨办法,实则永不过时,永远受群众欢迎。说到底,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调研形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最关键的,还是“以真心换真心”。
总策划:翁铁军
大学生择业有“固定模板”吗 | 焦点网谈
文明之光照亮现代化之路 | 焦点网谈
商丘,一城豫见五千年|大河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