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孟馥医生在访谈节目中提到2个现象:
边界感总是被父母破坏的孩子,很可能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总是使用暴力的孩子,本质上也是一种边界不清。
霸凌是学校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我们常常会疑惑,如果一个孩子被霸凌者辱骂、殴打、贬低的时候,为什么不敢愤怒、不去反抗、哪怕是直视对方,大声吼一句:你再说一遍!
追溯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孩子的边界是残缺的,或者完全没有,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任何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穿过来穿过去,更糟糕的是,孩子从认知层面是允许并认可这种侵犯举动的。
他们的想法是:没什么,我都习惯了。
边界感是孩子的防火墙,友好的善意的举动,孩子会接纳,恶意的过分的举动,孩子能迅速识别出来,保护自己。
没有边界感的孩子,也很难尊重别人的边界,使用暴力的手段去制服别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求别人必须遵守自己的要求。
无论是成为被霸凌者,还是成为暴力者,都会让孩子遇到社交困难,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随着和霸凌、暴力有关的社会新闻逐渐增多,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非常担忧自己的孩子遇到这类事情,但是光担忧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保护自己。
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边界清晰。
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边界感的2个维度,6件小事
孩子的边界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要想在集体生活中,在外人面前发挥出边界的保护功能,首先得从父母这里获取足够多的,使用边界的成功经验。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2个维度,6件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边界感:
一、物质边界
孩子的边界感首先体现在对物质的区分上,比如属于孩子的玩具、衣服、绘本、零食等等,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客体永久性概念也开始形成。
孩子开始执着于区分“这是我的”,不允许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零食,父母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没有打招呼就吃了孩子的饼干,孩子一定会大发脾气,质问我们为什么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吃他的零食。
这个阶段,我们干万不要认为孩子不讲理,太自私,而是要保持惊喜,因为孩子在试探自己的边界感在哪里,有多大的力量。
我们需要做的是:
1、划分出属于孩子的地盘,这里是给他专门放玩具的,那里是给他专门放绘本的,再整理出一个抽屉专门给他放零食,同时(注意,一定是同时)划分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放书籍的、放零食的、放私人物品的地盘。
标记地盘,划分区域,让“你的归你,我的归我”。
2、想要吃孩子的零食,玩孩子的玩具,即便是父母,也要提前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不是仗着这些都是我们买的就可以随意拿走。
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让孩子分辨在什么情况下,边界可以敞开,在什么情况下,边界需要关闭
3、不强制孩子分享玩具零食,不私自将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应对“面子上过不去,都是熟人不好意思不给”的尴尬情绪。
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权,让“孩子的事归孩子,我的情绪归我”。
二、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关系到个人的想法、感受、情绪、信念、选择等空间。
分清孩子的物质边界很容易做到,但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并不是很容易做到,因为大多数父母都会不自觉地复制自己被高压严控的成长模式。
虽然很难做到,也得尝试去做。
4、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人不喜欢看到孩子出现生气、伤心、羞愧、害怕等一起负面情绪,一旦孩子出现了,父母第一时间做的就是质疑并斥责: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有啥可怕的?我不理解你为啥要哭?你能不能不要发脾气 ,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嘛?
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该出现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错误的,坏的,会让父母讨厌自己,而不是去关注导致这些情绪出现的事情本身有没有对错,以及面对这样的情绪我该如何处理。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就是给与孩子去察觉自己的情绪边界在哪里,什么样的事情会让自己生气,什么样的举动会让自己伤心,什么样的场景里自己会害怕。
这样的辨认体验很重要,因为负面情绪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最本能的反应,因为感觉到害怕,我们就要逃跑,因为感受到侵犯,我们就要保护自己,因为感到羞辱,我们就要反击。
一定程度上来说,负面情绪就是边界感的警铃,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原始、本能的体验,自我保护的后续动作就做不出来了。
5、 适度采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父母越界的行为多表现在替孩子做决定、否定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上,这种越界让孩子逐渐模糊了自己的权利边界。
孩子只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也害怕自己做错,最终在自己能做什么这个维度上,缺乏勇气和能力。
孩子还小,试错成本很低,但很宝贵,我们需要适度认可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切都让孩子听我们的安排。
这样的机会有很多,比如
玩玩具时候,孩子可以不按照说明书的制式要求自由发挥。
交朋友的时候,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玩伴,而不是和父母认为的好朋友玩。
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可以先说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即便结果并不完美。
在任何和孩子有关的,需要决断、选择的事情面前,我们都可以按耐住想要控制孩子的心态,问孩子一句: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孩子能有充足的机会去表达并实践自己的想法,我的事情我能做主这个权利边界就会很清晰。
6、 把属于孩子的事情适度放权给孩子
边界感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在意识层面分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我对我自己负责,你对你负责。
孩子的人生最终需要他自己来负责,在负责人生之前,孩子需要先从负责生活小事开始,每个年龄段,都有孩子能够负责的事情,比如:
七八个月,可以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吃辅食
8个月,可以让孩子自由爬行
1岁左右,可以让孩子自己走路,摔倒再自己爬起来
2岁左右,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衣服
3岁左右,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活动顺序,是先玩这个还是先玩那个
4岁左右,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洗漱、收拾玩具
不用多,只要每天能有那么一两件事情,是由孩子自己来操作完成的,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就能得到发展。
如果事事都是由父母来把控的,孩子自己的事情就变成了父母的事情,责任边界就是模糊的。
在《曾奇峰的心理课》一书中讲到: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它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成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