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弼士与张裕葡萄酒‖朱俊明
朱俊明
2024-08-25 07:59:28
#顶端秋日创作季#

 张弼士与张裕葡萄酒

烟台,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旅游城市,有着对酒钟爱的我,知道这里生产一款名酒——张裕葡萄酒。而我也只仅限于知道而已,其背后有多少故事一概不知。年轻时曾来过烟台游玩,并没有心思和兴趣去了解那些需要费神劳力才能知道的事实。近日有幸再次赴烟台游玩,就有了较沉稳的心态,专门安排时间参观2002年才建成对外开放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就设在葡萄酒厂的原址上,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并使参观者能对原生产场所有所了解。这是个炎热的上午,当我跨进博物馆的大门就嗅到了一股谈谈的葡萄酒香味,远比城市上空飘荡的淡淡海腥味诱人,不由地使我贪婪地猛吸几口,很是过瘾。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四个大字:实业兴邦。第一感觉就是,做为一个企业理应提出这样的口号,并不以为然。但随着参观深入了解,才真正懂得了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弼士先生是著名的客属华侨实业家,近代中国实业兴邦的先驱。张弼士(1841——1916)又名肇燮,号振勋,1841年12月21日生于广东大埔县西河镇车轮坪村,年幼读过三年私塾,17岁时只身远走异国他乡,开启了南洋创业的历程。张先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善于驾驭经营航船的舵手,从帮工起步,经30年奋斗终成南洋首富,并成为一代华侨领袖。

张先生一生创办了40多家企业,遍布南洋和国内。涉及到垦殖、航运、金融、路桥、商业、工矿、农垦、药材等行业,是中国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瓶制造厂、机器织布厂、拖拉机垦殖场的创始人。鼎盛时期资产达8000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仅为700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1893年4月被清政府任命为槟榔屿副领事,1895年1月升任新加坡总领事。曾三次受到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召见,1904年被第三次召见时,赏赐其一品顶戴、光禄大夫。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督办铁路大臣,1910年出任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

进入民国张弼士先生当选为议员、参政院参政、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尤其是1915年,率中华游美实业团访问美国期间,与美方达成诸项合作协议,被《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芝加哥每日纪事报》、《纽约论坛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中国的摩根”,并被《美国历史杂志》选为封面人物,成为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张弼士先生是位杰出的爱国者,于祖国受难时以拳拳爱国之忱,毅然回国,提出“振兴商务条议”十二条。修建铁路,创办织造、玻璃、建材、采矿、制盐、垦牧等多家企业,并创下了我国工业界诸多个第一,以实际行动绘制出实业兴邦的宏伟蓝图。张先生顺应历史潮流,资助孙中山革命,仅1010年通过好友胡汉民一次就捐赠30万两白银,还积极支持儿子张秩捃参加同盟会。直至推翻帝制,民国诞生,实现共和。先生始终用他的巨手推动着民族经济向前发展。

1916年9月12日,张弼士先生在赴南洋筹办中美通商银行事物期间突发心绞痛,病逝于印尼巴达维亚,享年75岁。遗体运回家乡安葬,途中荷兰及英国殖民当局下半期致哀,百姓则点香路祭。孙中山特派代表敬献花圈并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人们用各种方式来悼念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商界奇才。

纵观张弼士先生的一生,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从未停歇,用毕生践行实业兴邦。一生创办企业数量之多,行业之众,业绩之显著、影响力之大,声誉之远播,财富可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第一人,没有谁能与之比肩。盛宣怀(1844·11·4——1916·4·27)是与张弼士先生同时代的人,是国内首富,创办企业不少,曾在几个行业创下第一,影响力主要在国内,财富高达近2000万两白银。但与张先生创下的业绩和声誉还相距甚远。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建。“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张裕公司也是张先生花费心血最多、取得卓著成绩并影响至今的一家企业。说起创办这家企业的初衷,还有段流传至今的佳话。那是在1871年,张先生应邀出席法国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领事馆举办的酒会,张先生在品尝美酒后发现这种酒味道醇美,酒香四溢。席间,一位法国领事讲起,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联军到过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生葡萄,酿出的葡萄酒口味竟然很纯正,烟台的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于种植酿酒葡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一次偶然间的谈话,点燃了张先生心中创办中国第一家葡萄酒公司的梦想。

 由梦想变为现实,从最初的设想到实地考察,从酝酿到落实,从规划设计到付之行动,从设备采买到技师聘请,张先生整整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张裕酿酒公司终于在1892年成立。从公司成立时始,张先生就立下了要酿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不惜高薪聘请西方著名酿酒师:俄林、雷德勿、巴保。尤其是巴保是奥匈帝国酿酒世家出身的男爵,担任首席酿酒师。公司以采用西方酿酒技术为宗旨,并在公司大门上方用中、英两种文字清晰地镌刻:“西法精酿各种葡萄美酒”,十个大字,广而告之。

创办张裕的初衷,张弼士先生在撰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张裕酿酒有限公司缘起》中写道,"尝考法兰西国葡萄制酒之利,岁合华银数万万两,为全国出口货物之大宗……我国倘能仿而行之,讲求种植制造之法,既塞漏后,兼能富国,是亦开辟利源之一道乎!"在另一份呈光绪皇帝的奏章中,张弼士又提出,"中国之酒类,用稻、粱、黍、麦为之,岁耗民食不下四分之一,而其味之美、价之高,反不敌洋酒。则曷若仿照外国,开山种果,以果酿酒之为愈乎……若中国能种植仿造,以其上品之酒出洋,可取回外洋之利不少。即以寻常之品,供民间日用之需,岁可省米麦之属亦不少。"由此可见,张先生创办张裕公司的初衷,一是通过出口为国家创汇,内销为国民服务;二是能为国家节约粮食,背后是拳拳爱国之心。经过不懈努力,1899年,张裕酿出了中国第一瓶葡萄酒。又过了15年,1914年,张裕又酿出了中国第一瓶白兰地。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夺得金质奖章,为国争得了荣誉。

张裕在初创时期就得到了孙中山的鼎立支持,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北上,途中驻停烟台,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实业救国”演说,他说:“为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大造酒场,制造葡萄酒,其工业不亚于法国之大厂,将来必可获利。张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并在考察张裕后,亲笔题词“品重醴泉 ”。这也是孙中山唯一一次为企业题词。张裕同样也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支持,袁世凯、徐世昌都曾给张裕题词,很多名人都与张裕有不解之缘。张裕不负众望,经不懈努力,1931年张裕第三代酿酒师巴狄士多奇选用烟台蛇龙珠葡萄为主要原料,成功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时任张裕总经理徐望之先生取“携海纳百川之胸怀,秉中西合璧之理念,解饮者愁闷之用心“的良好寓意,将它命名为”解百纳“。1987年解百纳荣获第25届布鲁塞尔世界优质产品评选会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张裕迎来了新生,是国宴必备美酒,张裕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张裕白兰地被周总理做为馈赠各国政要的国礼,留下了一段“白兰地”外交佳话。1956年3月毛主席亲自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同年周总理指示:“要保持巴拿马国际金奖的荣誉!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并拨款65万元,用于提高名酒质量,为张裕酒质实现飞跃打下基础。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张裕得到了蓬勃发展。1958年,张裕公司响应毛主席号召,受政府委托创办“张裕酿酒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酿酒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意思的是,做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几款白酒,在销售价格上都远远低于张裕葡萄酒。有一份1956年烟酒专卖局价格表显示:茅台2·88元、洋河大曲1·32元、泸州老窖大曲1·68元、竹叶青0·94元、汾酒2·81元、大金奖白兰地5·08元。单从价格上就可看出,张裕葡萄酒是属于奢侈品的。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交互的大门,张裕公司迎来了新的春天。公司秉持“解放思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发展理念,以崭新的姿态全力激活中华老字号的潜能,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走向繁荣。经过张裕人的不断发愤进取,产品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让世人刮目相看。

1892年,张裕刚创立的时候,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全部要从零做起。130年间,一代代张裕人以"爱国敬业、优质争雄"为立业之本,通过跨越三个世纪的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将张裕发展成为全球布局最广的葡萄酒企业之一,规模名列全球第四、品牌价值位居全球第二。今天,张裕和中国葡萄酒已经可以从容自信地平视这个世界。

最后让我引用博物馆的结束语做为本文的收尾:人类创造发明了葡萄酒,而葡萄酒也越来越深度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跨越三个世纪的张裕,将继续以匠心精神、以归零心态,通过不懈努力,让葡萄酒和白兰地给更多人带来美好享受,为世人的生活美学添彩!

                  2024/8/23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