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给农民挂个牌子?——县域数字化转型方法(十四)
王洪涛数字化视点
2024-10-21 03:33:00
       偶尔刷到一个所谓三农专家的视频,悲天悯人的讲他自己回乡的故事。在村口遇见一辆汽车返城,一打招呼是村里的“二狗”,在城里买了房子居住,白天回村种黄瓜,晚上返城陪孩子,专家于是一顿感慨,“农村衰败了,14亿人的饭碗怎么办?”看看评论区,还有不少人鼓掌点赞,称之为“良心专家”。
         自媒体大行其道的社会,谁都能出来发表意见,还真是啥都敢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有通过找到合法合适的路径发家致富的权力,就城市与农村而言,如果城市里有机会让农民能够实现就业增加收入,摆摊设点创业致富,或者通过做个劳务获得点回报,不仅仅是合法合理的事情,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档案里都有很重要的一项,叫做“家庭成份”。印象当中大部分同学的“成分”都是“贫下中农”或者叫“下中农”,当时以为这就是身份的骄傲,如果是“地主”或者是“富农”,肯定是要低人一等的。直到最近认认真真读了几本历史书,才发现“贫下中农”其实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村里人的成分是“贫农”。经历过巨大的变革过程,人与人之间的“成分”差异早已成为历史,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遇到问题总是要给人划分个三六九等,非要给“农民”弄个牌子挂上?难道是自己作为“城里人”的那种优越感,非要有对应的“村里人”才能像镜子一样照出来吗?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不想让自己生活更舒服一些,让孩子们的发展空间更大一些,难道村里的孩子就非要世世代代在村里种地,“专家”的儿子就非要继承“专家”的衣钵,也靠在互联网上指点别人怎么种地才行吗?还有些人对“合村并校”和农民进城买房多有微词,但是这与农民开车回村种菜一样,是人自我提升的天性使然。村里的女孩子找对象要求男方在城里买房子,不只是“丈母娘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更是基于下一代人生活和教育改善的基本需求,不是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些人能够改变得了的历史趋势。
        农村的未来,不能靠某一条政策或者某一地的改造或者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达到目标,关键在于农村运营机制的优化和变革,“种地保粮靠机制”,而不是简单的“金箍棒画个圈”,你们不能跳出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还会有更多农民需要离开土地,到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新模式新工具新方法不断出现,让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占用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少,产出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通过民联网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将广大农民和城市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农业生产与消费需求精准对接起来,是新经营模式变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服务提升的有效路径,值得关注和加力推动。


       更多通过打造数字孪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经验与观点,在顶端新闻搜索“王洪涛数字化视点”,共同打造民联网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