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有声有色、可圈可点。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其检出率始终在15%—20%左右,而且已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在心理学意义上,效能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对效率、效果的概括性和综合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即学校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能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为了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全国15所高校进行了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首先,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高职院校14912名学生、468名专兼职教师和326名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进行了大规模网络调查。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全员参与程度、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的自主性等方面满意度较低。进一步,我们发现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其人数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专兼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职教特色的评价较高,与学生的较低评价存在着较大反差。同时,有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不够完善,课程设置未达到教育部相关要求,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满意。为此,建议从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地位、加强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等方面,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接着,我们对普通高校10405名大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纸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多样化的需求,但满意度较低;对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认可度较低,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较差,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情况满意度较低。对491名专兼职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各普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制度保障仍然不足;各普通高校已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质量仍需提高;普通高校心理咨询室运转状态良好,但应进一步扩大职责范围;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较低,应注重培训与科研的助推作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起步,但利用程度需要提高。对253名管理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并保证制度的顺利落实;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的要求上,既要注重教师的工作能力,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管理上,既要抓好工作效果,也要抓好队伍建设。
此外,我们还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东部地区高等学校相比,中西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落实、课程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师资力量和经费支持等方面均较为薄弱;重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好,一般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度较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较为落后。据此,我们认真分析后认为,上述诸问题的溯源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待提高所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代表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积极特性与有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体到高校层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实施效能和教育管理效能。前者主要指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后者尤指教师、管理者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采取的管理手段,包括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制度政策、编制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计划等,涉及学生心理健康的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保障管理等内容。为此,我们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全国部分省市高校的管理者、专兼职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题目主要涉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活动和管理活动的认知与评价。其中,教育实施活动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与咨询三个维度,教育管理活动包括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
从“教育实施活动”层面调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结果发现,高校在保质保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还有一定欠缺,课程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与实际效果存在不足;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足。从“教育管理活动”层面调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结果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存在薄弱环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关怀需要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能力”即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仍有不足之处。
建设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
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各高校应从大局出发,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现实性及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资源的有限性,建设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既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心理辅导与咨询中心建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又要坚持制度跟进与细化、提高机构利用率、均衡师资配置、推进课程实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具体而言,在课程途径上,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要求,积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不同年级开设以活动课程、体验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设计和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缝全对接。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提供网络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辅助课件、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研究前沿动态等;组织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学技能比赛,提升课程教育效果与课堂教学水平。
在活动途径上,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各学科各专业的专任教师要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第一、学生第一”观念,将适合不同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模范表率作用,塑造良好、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管理者、辅导员、党团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要率先垂范。
在心理辅导与咨询途径上,应切实建立和加强心理健康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工作体制、服务体系,开展常规性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并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针对全员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培训,提高危机识别能力。特别是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以及常态性监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尤其要做好特殊时期、关键节点的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加强对重点关注和危机学生的精准帮扶和跟踪服务。
在心理健康资源融合途径上,应强调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交叉融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要“择优录取”,合理利用,使其效益、绩效最大化。在校内途径上,应充分利用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外途径上,积极、有效地利用一切相关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无论学生、教师、管理者群体,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都属于集体效能的范畴。班杜拉认为,它“将影响作为一个群体的人们,选择做什么,投入多大的努力,以及在群体努力没有产生结果时的持久力”。因此,坚持不懈追求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心”。以学生、教师、管理者集体之力和集体之效能,萃集、达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总效能,使之既成为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成为提高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