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以数字人才培育为抓手推进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7-26 16:20:33

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数字人才培养关乎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面对当前数字人才缺乏、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脱节、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如何增加数字人才的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院校作为培育数字人才的中坚力量,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数字素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升级专业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交叉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而细分的学科门类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复杂科研问题的协同攻关。增强学科交叉特性,需要打破理工科与人文社科之间的学科分化格局,以长周期战略思维评估各学科定位,以前瞻性眼光完善专业设置,构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实现知识体系由线性趋同转向多维分化。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设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科学、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培养紧缺领域数字人才;推动学科间、学院间开展合作,通过创新招生和联合培养模式、制定多学位培养方案等,实现人才培养从交叉走向融合。要立足数字人才培育需求,科学优化专业布局。按照教育部2024年4月印发的《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精神,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及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民生急需领域,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以促进科教、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化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与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集群发展,实现集群内学科间、专业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伴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高普适性、渗透性及支撑性等特点,构建“AI+X”学科微专业,即通过设置一组序列化迷你课程和实践项目,帮助个体深入理解智能交叉学科领域。例如,我国已有高校联合企业,面向非AI专业学生开设的“AI+X”微专业,提供“前置类、AI基础类、模块类、算法实践类、交叉选修类、线下实训类”项目课程,经过认证考核后发放“微证书”,表明个体掌握了特定交叉领域的知识技能。

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1+N”课程体系。数字人才应具有多元化的能力体系,既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又要精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高校应立足数字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构建“1+N”课程体系,即以基础理论课程为支点,开设面向不同应用领域数字人才需要的多样化课程。“1”所代表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思政课程、数字科学非技术问题课程等,其中数字科学非技术问题课程主要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使用道德与隐私、数据管理保存等内容。“N”所代表的多样化课程强调围绕数字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具备多学科交叉特征的课程模块群。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完成综合项目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实践课程,推进情景式教学,创设面向应用场景、对接生产流程、贯通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要立足产业需要,开发企业课程。建设“高校+头部企业+产业群”的一体化课程平台,撰写项目式教材,采用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模式,线上线下联动,将数字产业业务分解进教学与实践课程中,从而促进课程内容与数字技术发展前沿内容紧密衔接、教学过程与数字经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数字人才培养与数字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要依托校园大数据,打造个性化课程。以智慧校园丰富的应用系统为基础,开展教情、学情等大数据分析,因材定制智能化、个性化的课程方案。

搭建“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打造产教科融合新生态。数字人才培养需要校政企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政策“战略引导+政策支持”,深挖高校潜能并激活企业动能,通过共享产学研资源、共建产业学院、共融师资团队等方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高校要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共享产学研资源,既要依托企业提供的前沿数字化资源及市场适配的实操机会,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实践,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协同探索订单制、学徒制等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将学科教学体系与企业技术文化、科研创新资源与企业研发平台融合发展,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转、创、用”新型教学科研创新体系。要深化合作领域,共建数字产业学院。通过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全面负责产业学院运营,校企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适时开放技术中心的设备和资源,满足企业小批量试产和快速上市的需求,实现产业学院可持续运营。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畅通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高校既要立足数字人才培养需要,引进具有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背景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组建专兼结合的模块化教学团队,也要鼓励教师积极“走出去”,通过专任教师“企业轮岗”,提升教师对接岗位能力的专业技能、项目化教学能力、实践指导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

(作者系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张玲报纸 张黎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