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秋月夜品苏轼《水调歌头》中秋韵味
走进瓠城
2024-09-18 09:47:48


    中秋月夜,聚于桌前饮酒赏月,庆祝团圆美满。但是,远在异乡的人那便只能举杯对明月,敬明天、敬过往、敬故乡、敬远方,正是感悟人生,抒发情感的时候。

    “中秋”一词,最早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中有言:“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传统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农耕历史深厚绵长,使这个古老的节日,在赏月、燃灯、吃月饼等诸多习俗里,传承着中华文化“合和”的精髓要义。

    中秋节萌生于唐朝初年,在宋朝时蔚然成风,至明清之际,已成为与元旦并驾齐驱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苏轼笔下的中秋佳节这般度过:“中秋佳节,月下饮酒,此为景;怀念弟弟子由,此为情;论及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此为理。情、景、理,三者浑然天成,完美融合。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说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问世,其余词作皆黯然失色。这足以见得苏轼此词之精妙绝伦。月下饮酒的景致描绘,生动展现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怀念,流露出真挚深厚的手足之情;而关于人生悲欢离合、月亮阴晴圆缺的哲理阐述,更是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对普遍人生规律的思考。这种情、景、理的交融,使得这首词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的温度,更有思想的深度,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故而让其他中秋词难以与之相媲美。

    在中秋佳节的月夜,我虽无饮酒之习,却独坐在案几旁,伴着缕缕茶香,仰望夜空,反复吟诵着宋代大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心中别有一番深沉而幽远的滋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有一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至此,苏轼已近七年未与弟弟相见。此词抒发的是中秋明月夜,因天上月圆而兄弟不能团圆所引发的伤感与思念。

     中秋对月怀人的主题,在古代诗文中屡见不鲜,然在苏轼笔下却成为绝唱。苏轼既为我们描绘了月色如银的琼楼玉宇,也袒露了人世的离合悲欢;既抒写了超脱尘寰的向往,也展现了人际关怀的温情。时而引领我们走进神话传说的天国仙境,时而又将我们拉回酸甜苦乐的现实人间……若无苏轼这般的奇思异想、博大胸襟和豪放不羁的才情,决然创造不出如此浩渺辽阔且超旷绝尘的境界。

    这首咏中秋的杰作,以“明月几时有”发端,以“千里共婵娟”做结,词中种种奇思异想都因中秋明月而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之句,如石破天惊,突兀奇崛。苏轼将“明月几时有”这一核心疑问前置,再点明询问的对象——青天。以急促的语气发问,给人带来强烈的惊奇之感。中秋之明月,众人皆见,然“明月几时有”这一问,又有几人曾提出?我们这些常人,对明月早已司空见惯,对其明灭、圆缺已然麻木迟钝。而苏轼,这位盖世奇才,却如孩童般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任何寻常之物都能引发他奇妙的遐想:那宛如玉盘的明月,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第一问尚未得到回应,他紧接着又抛出第二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尘世今夕乃熙宁九年中秋,而天上月宫中,此夜又值何年何月?“明月几时有”与天上“今夕是何年”,皆为苏轼向苍穹发出的天问,答案皆隐匿于天际。

    欲知晓个中究竟,唯有上天方可探询。于是,自然引出了后续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欲乘风归去”紧密承接前文两问,因“把酒问青天”而未得回应,故而萌生出“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此句描绘出的情境飘飘欲仙,仿佛他即将化作飞向月宫的仙子。    

    然而,刚言欲“乘风归去”,紧接着便是两句转折:“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用美玉砌成的华丽楼宇,即他心心念念的月宫。月宫固然能隔绝尘世的纷扰,其琼楼玉宇固然皎洁壮丽,可若真的飞身前往,即便不孤寂难耐,也定然难以承受那高寒之境。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再度转折,这两句承接前文的“又恐”而来。人间在中秋之夜尚有团圆的期许,月宫中的嫦娥却永远只能孤身独处。相较之下,与其飞往月宫忍受孤寒,倒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此句尽显人间的温暖与亲切,也流露出苏轼对尘世的眷恋。

    这里,既彰显了苏轼对尘世的超脱,也抒发了他对人间烟火的深情依恋,使得全词既高妙绝伦,又贴近人心,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正因他超脱尘世而“欲乘风归去”,又因眷恋人间而“恐高处不胜寒”,这种矛盾与统一,让此词成为千古不朽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令人感慨万千,沉醉其中。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从“转”至“低”,乃是明月西沉的进程。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透过雕花的窗户,明晃晃照在一夜无眠之人的身上。“无眠”不单特指苏轼,暗示他“怀子由”而彻夜未眠,亦泛指天下盼望团圆却难以入睡的众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既是“无眠”之果,由“无眠”衍生出的埋怨,又交代了“无眠”之因,即中秋月圆而人不得团圆。人与月不应存有新仇旧怨,月亮何苦存心与人作对,偏要在人不团圆时圆满呢?这岂不是故意气人,存心让人更加难堪?实则,月亮哪知人间的聚散,其圆缺又怎会顾及人的感受,显然是苏轼“怀子由”而迁怒于月。这两句对中秋月的嗔怨,初看似无理,细思却有情。

     若我们遭遇此般情形,或许会越想越气恼,越埋怨越愤懑,仿佛全天下唯有自己倒霉。然而苏轼却能自我宽慰,因而也得以自我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亮本就有圆缺,天气亦有阴晴,亲朋难免聚散,人事故多悲欢,无论社会还是自然,从未有过永恒的完美。人与月,古与今,尘世与天堂,皆难得十全十美。“人事天时多错忤”,有时人圆而月缺,有时月圆却人散,一旦明了这些真相,原先对月亮的抱怨,即刻转为对其的同情。先前误认月亮故意作对,现今方知月与人实“同病相怜”。能对人月古今一视同仁,便能对“人有悲欢离合”豁达超脱。

    中秋之夜若无法团圆,那我们唯有寄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指女子容貌姣好,此处指代中秋之月。“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束缚,“千里共婵娟”打破了空间的阻碍。诚然,“古难全”乃不变之实,“人长久”为美好之愿。亲人分离虽难以避免,只要彼此如愿健康长寿,此刻能共赏中秋明月,大家依旧能心意相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乃整首词的情感升华,传递出美好祝愿,即便相隔千里,只要能同赏这轮明月,便能感知彼此的存在与牵挂。这种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令人动容。

    读罢此词,深切感受到苏轼的才情与胸怀。他于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豁达之心态,对人生满怀希望与热爱。此词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赋予我们面对生活挫折与不如意时的勇气和力量。它让我们知晓,人生虽存遗憾,但只要心怀美好,珍惜当下,便能于不完美中觅得属于自己的圆满。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