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王静宜:高质量发展养老产业丨应对人口老龄化
河南日报
2024-09-20 15:38:54

□王静宜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了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一决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消费市场日益庞大,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养老产业将成为未来河南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

河南人口老龄化趋势

河南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十四五”期间,河南省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据预测,到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00万,占比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2700万左右,占比超过27%。人口老龄化,对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积极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新机遇,以养老产业为抓手,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当下河南养老产业发展特点

一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逐渐兴起。河南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积极实施“互联网+养老”方案,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医养护一体化发展,同时评选出医养结合示范试点项目,持续带动智慧养老产业市场活力。

二是养老供应与需求不平衡。据河南省民政厅统计,截至目前,河南省养老服务相关经营主体有1.8 万多家,建成医养结合机构521家,1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达727家。在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养老床位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河南也面临着养老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面较窄、普惠养老服务发展滞后,服务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

三是养老服务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从经营主体看,河南养老服务市场以中小型机构居多,大型连锁机构缺乏;综合性机构居多,专业细分机构缺乏;从事直接服务的机构居多,发展周边配套产业的企业缺乏;多数养老产业仅能提供简单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个性服务缺乏。同时,养老企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养老消费端有效需求不足,土地、物业等资产端投资成本较大,机构自身盈利能力普遍偏弱,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发展养老产业对策建议

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当前,养老项目存在融资难、成本高、收益风险大等问题,充分发挥央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将低成本信贷资金精准直达养老服务项目,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同时,充分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养老产业融资需求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多样化养老产业金融供给,助力提升河南养老服务水平。

培育多元化养老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和新兴经营主体,推行“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一方面,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发展布局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另一方面,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鼓励物业、家政、医疗、文旅、体育、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养老产业,引进扶持品牌养老服务企业,发展医康养结合和“互联网+养老”“家政+养老”“物业+养老”“制造业+养老”“旅游+养老”服务新业态,全面提升医养康养和养老服务水平。

打造养老产业龙头企业。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在养老服务、文化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智慧化、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的养老龙头企业,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健全相关行业性规范,尤其是医养结合服务、康养产业等新兴或交叉行业,要积极完善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编辑: 王月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