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无非就是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作者/左建协(剑石)
诗意肤浅,缺乏独特性,是劣诗的症状之一。具体表现是:
1、停留在对事物的描摹上,写来写去始终脱离不了那个景、那个物、那件事、那种理。如此实写,即便再绘声绘色、惟肖惟妙,也成不了好诗。因为诗的的任务是抒情言志,而不是写景状物,所以,苏东坡诗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批评的就是写什么最终还是什么的倾向。有首《爬山》(节选):
山路蜿蜒曲折
开在路旁的小花
向我们微笑
树上的果实
摇晃在枝头
好像一个个小脑袋
再有比拟,超不出原物的层面,也没诗味。
2、净写事物最表面、最明显、最直接、谁都能看得到想得出的意义。如《春雨》之类:
淅沥 淅沥
迈着从容的脚步
奔向理想的征途
织绣翠绿
播撒希望
春雨滋润大地,催发万物,这作用太明显了,已成常识了,实在不值得再加絮叨。
3、写别人早已写过的意义。如《山石》(五节选两节):
告别了山的沉默
步入熊熊的烈火
烧去亿万年的旧貌
开创了洁白无瑕的生活
告别了山的沉默
经受铁锤和钢钎的锻磨
洗去八面的棱棱角角
矗立起丰碑座座
《山石》比明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借石灰石变成石灰的过程抒发自己为国为民甘愿牺牲的精神晚600多年,只不过是扩大到了所有石头的范围,其立意,没有任何新异之处。人云之后己再云,有何价值给世人?。
黄庭坚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历代诗人都主张诗歌要“发别人不能发,写别人未曾写”的东西,写“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这告诉我们:写诗,无论选择的题材轻重,借用的事无大小,都必须从中写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感受、发现、见解和思考等等。对于这一点,优秀的诗人、成熟的诗人,都是心知肚明,并身体力行的。否则,便没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更没有后来的名篇《游金陵凤凰台》了。我们应该学习李白的这种硬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有首《暮色中的山羊》,对我们很有启发:
成为山岗上的一面白旗
被风
大口大口吞噬
我们把隐约望见的摇晃
说是坚守
此时
唯有这最柔软的感受
才能支撑
暮色中的苍茫
写的是牧羊人在傍晚的大风中放牧山岗。这种景象,直接使人感到艰苦、凄冷、孤独;当然也有坚韧和顽强。但这些全都比较明显,容易被人捕捉到,因而,停留其上,绝对俗套,没多大价值。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坚强”和“坚守”为基点,从中进一步开掘出了“支撑”的立意,并以“最柔弱的干瘦”和“暮色中的苍茫”之对比作底衬,这就突破了肤浅的、人人可得的层次,到达了独特的、非我莫属的高度。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独特感受乃是诗歌的内在灵魂与核心价值(我也是很久才认识的),只重在诗歌文本的句子、修辞及各种手法上下功夫。这不能说不需要。但从本质上讲,诗歌是诗人生命意识的体验和张扬,诗歌文本,只是表述这种意识的工具和载体(无论一首诗的整体立意,还是所有的局部抒写,莫不如此)。因此,可以把诗中的独特感受,看作地下的根,把诗中的文字和技法,看作地上的枝干。这才是它们的本末关系。一首诗,只有把诗人的独特感受和优秀的诗歌文本统一于一体,才能成为一朵馥郁的香花。
还可以白居易的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为证。它的前四句最有名,但里边总有点客观实际的影子,后四句名气小一些,有的小学课本都给删了,但更偏重于主观感受的熔铸。因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仅凭嗅觉和目力是无法达到的,而“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更是诗人当时感情的自然寄托和主观移植了。据查,浩如烟海的唐诗里边,用荒草寓别情的,只有这一首。正是:草木本无意,诗人可以赋其情啊!
《暮色中的山羊》同样如此。与其说“白旗”是一种赖于视觉产生的比喻之象,不如说它是诗人感觉中的浓色靓影更准确。至于“支撑暮色”,那片时空根本就形不成这种物象。为什么能生出来?只能说是诗人心灵的一种幻印。当然,这并非是诗人的一时之得,而是其长期生活感受的融进和显影。
问题是,独特的感受不易得到,须在创作实践中慢慢培养生成能力。而没有独特感受的时候怎么办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