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散文】甘山印象
高鹏远
2024-10-13 17:43:49
     #新星计划5期#
        但凡是陕州人,没有人不知道甘山的。
       甘山是陕州人心中和从他们的陕塬大地上流过的黄河一般,是一个地标性的存在。它的巍峨,它的秀丽,它的种种神异传说,一直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骄傲。
     

       大凡登过甘山,见证过甘山神采风韵的墨客骚人,没有不为之所陶醉的。他们将甘山之魅融于笔端,化作锦绣诗文,传于天下的比比皆是。

       近日读到著名散文家王剑冰写的《甘山之甘》一文。文章不长,写了在一个红叶烂漫的深秋时节游览甘山的所见、所感。虽仅千余来字,却写尽了甘山的色彩、溪水、柿树、人物及物产之华彩,读来诗意盎然,让人回味。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牵引,将那甘山之美图画一般在我脑海里铺展,撩人心旌。恰值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时节,便萌生了甘山一游的念头。

       大抵是心念的力量,我在想那甘山的时候,甘山似乎也在召唤着我。恰有文友去甘山采风唤我,便欣然前往。
      车行在温塘赶往甘山的路上,春风挟裹着春草味儿、花香味儿,一路氤氲,汹涌在车窗内,我们便算是被这春潮惬意地沐浴着了。
       前往甘山的行程中,往昔一些关于甘山的零碎片段,闪着光华在脑海中浮现。
       我不是本地土著,27年前,机缘所致,停驻此地,寓居单位宿舍,远离故土亲朋,自然有大量的闲散时光。单位每每有假期支差的事,我都在列。大抵2002年的国庆节前后,因为要给旅游开发起步不久的甘山凑个人气,每到节假日,都有单位免费游的名额。单位便让我和几个同事同往,那是我这个外地人第一次一览甘山的容颜。记得我们登上了甘山的羊十八岭,游览了蝴蝶谷,看了静湖,只觉得甘山是树的千军万马,是一片浩瀚的绿的海洋,自己虽然来自农村,生活于乡下的山野草木之间,但如此磅礴的林海还是第一次看到,不免唏嘘赞叹。因为时间匆匆,那次,我与秀丽甘山亦是惊鸿一瞥,但甘山之绿却洇染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多年不曾忘却。这是我与甘山的柔情初见。印象中,它是一首绿意澎湃的诗。  

       甘山的滑雪惊险刺激,是三门峡市人打发岑寂冬日的游乐“盛宴”。大约是在2007年,为了调剂同志们紧张的工作节奏,也为了玩个新奇,单位在那年冬天组织同事们去甘山滑雪。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事来说,滑雪都只是在电视上看看的稀奇事,自然十分兴奋。但看着溜滑的滑雪场心里还是胆怯。大家互相鼓励,克服心理障碍,交流经验,终于一个个都走向了雪道。在宽阔的如白练般的滑雪道上,尽享冬日山间雪地飞翔的惬意,让山风涤荡尘间烦扰,扫除工作疲惫,让激情在惊险刺激的雪橇飞驰中尽情释放。雪道上,各色衣裳映着白雪轻盈飘飞,把甘山的冬日雪景点缀得分外生动。在甘山,我人生中第一次学会了滑雪。这是我与甘山的二次相约,印象中它是一幅动感激情的画。

       后来,结婚生子,纠绕尘间琐事,便不曾有机会,也少有合宜的心情晤面甘山那秀美的容颜了。
       社会的飞跃发展,大大改变了前往甘山的路径。当我还沉酣在我与甘山柔情缱绻的往昔回忆中时,车已经到了甘山脚下。
       “甘山,甘山,我们来了!”同行的一位文友欢呼起来。
      时光相隔,年华流逝,我已不再有那个徜徉在你的绿海,在你雪中飞翔的青葱年华!我的甘山,岁月匆匆,你可否已把我的影子遗忘在了你记忆的长河?
       此刻,当你用春绿和鲜花的盛典迎接我们到来的时候。我知道,你一直把我藏在心里,从来不曾忘记!我凝望你的芳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词该是古人写给你我的吧。
       徜徉甘山,一路赏览,甘山的美是五彩缤纷的,层次立体的。

       甘山的美首先是树。树是甘山的主角,是山峦的绿裳。山巅沟底,石壁崖上皆是树的旌旗。这些树挺立在春发的甘山,抽枝散叶,气宇轩昂。行走在甘山的树的海洋,你仿佛也成了一棵树,和它们一起在这山里栉风沐雨地生长。同行的一位本土作家说,甘山的草木有2000余种之多,有多种还是珍稀物种,山果更是种类繁多。作家王剑冰在《甘山之甘》中写到:“有人说,在平原地带,过去遇荒年总是饿死很多人,而甘山一带这样的事却很少发生,山上可以果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因而这里过去是闹革命的好地方,是躲日本鬼子的好地方。这里就像一片世外桃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而且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甘山真得算是个宝地。

       一路甘山看树,我们在甘山汹涌的绿海里见到了“千年槲树”和“杨树王”。“千年槲树”约有1200年树龄,“杨树王”树龄680余年。它们是这山林的老祖宗,它们静守在这一隅之地,静看岁月的波谲云诡,用体内的年轮记录下光阴的传奇。它们更是在岁月的风里雨里锻造出了坚强的品格和傲岸的风骨,它们就是陕塬人精神品质的象征。
       水是大地的眼睛,山无水不灵,甘山之美,少不了水的滋润。忙于生计,时常囊中羞涩,这些年我走的地方不多。周边风景区里,重渡沟的水,繁盛张扬,如一位性格爽朗的俏女子。白云山的水,汹涌大气,如一位端庄大气的大家闺秀。神灵寨的水,率意恣肆,如一位在草甸上放牧的农家女。甘山的水呢,不大,带着静气。山涧的小溪流起来不紧不慢,泠泠淙淙,如一位性格内敛的女子在柔声细语的诉说。那最大的静湖亦是静的似乎没有一丝微澜,如同禅定的一位老尼。但这些水的静,不是静止,而是沾染了书卷气的那种静,有内涵,读起来让人回味。正是这些静静的水,滋养了静美的甘山,所谓的大美无言,说的也许就是甘山的水的这种情形吧。

       甘山之“甘”,会时常让人想起蜜糖在舌尖融化,浸润的感觉。而甘山的“甘”是它可以渗透入人血脉的历史文化。走在羊十八岭上,站在祖师庙、崔公洞前,乾隆界碑前,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足以说明甘山是上至天神飞仙、下到四方高士寓居清修的宝地。传说云里雾里不可考究,但它却为这山川平添了丝丝灵气,缕缕仙气。生活在甘山周围的人们世世代代说着这些故事,体现出的是他们对甘山的敬畏。甘山的气韵滋养出了这片土地上一个个英勇无畏,不惧困难的英雄。在甘山脚下,有一位我所熟悉和敬重的著名农民作家员石让,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用坚强的意志,笔耕不辍,写出了《乾山风云》《崤山塬》两部80余万字的著作,再现了甘山优秀儿女抗击敌寇,保家卫国,追求光明的历史画卷,展现了生活在甘山周围的陕州民众的闪光的精神图谱。如今甘山脚下,社会和谐、经济繁荣,这背后自然少不了“甘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快看,甘山锦鸡!”在一处林木翠碧的山洼,我们很惊喜的见到了多次被央视报道的甘山锦鸡。他们是古书中的神鸟,是甘山的凤凰,是从赵佶那题着瘦金书的古画上飞来的那一只。看到它的人都是有福气,要行大运的。我这样想着,心里便美滋滋的。
       天色已黄昏,甘山起伏的山峦被夜幕覆盖,黑魆魆一片。该返程了,车厢里有人说,甘山红叶才有看头。是呀,秋天的甘山红叶,是甘山红色的旗语,更是陕塬人火热跃动的心跳。那冬天呢,雪舞山川,踏雪而飞翔,不也是甘山的美么。
      甘山的美在四时,美在每一株草木,每一寸生机盎然的土地。每一个和她相遇的人都会对她滋生千回百转的情愫,都会为她在红尘中一次次的回望......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