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孩子不识钱,认钱怎么教?家校共育、现钞消费场景打造等缺一不可|立方小茶桌
大河财立方
2024-08-28 18:55:3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吴海舒 闫文瑞 实习生 岳美 雷天娇 文 马腾飞 洪昊旸 摄影】智能手机、电话手表,把以10后、15后为主的少儿人群带到了新互联网世界里,但随着这些工具普及度越来越高,工具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比如,移动支付的发展,让金钱变成手机/手表中的“二维码”,干扰着少儿群体对货币的认识和消费观的形成。

8月23日,新一期“立方小茶桌”系列活动在燕语茶馆-郑州品鉴中心举行,关注少儿金钱教育问题,邀请到了来自教育、金融、医疗、新零售等领域的嘉宾共同交流和探讨。

立方小茶桌是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财立方共建的系列活动,每期分别与不同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互动交流。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多场线下活动。

移动支付影响孩子金钱观家校共育是防范第一位

“13角可以换算成几元几角?”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却难倒了不少孩子。无独有偶,武汉某小学的数学课堂上,“3元6角怎么凑”这一问题,得到的答案是“给一张3元,给一张6角”。

如今的孩子,是不是已经不认识钱了?“电子支付越来越频繁,人民币使用渐渐地被弱化,孩子不明白这些问题,是因为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永昌小学数学学科负责人范星星说道。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范星星对于孩子们“不认识货币”深有体会,这也是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关注、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要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带孩子们认识、体验货币。”范星星提出,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上,已经出现专门的教学主题,通过模拟购物、找零等情境,引导孩子感受货币。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图书漂流等活动,让孩子作为买卖双方,真实地体验用货币进行交易。“实践+教学”的方式,在提升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积累了更多与货币接触的经验,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是特别关键的,而这不能仅靠学校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范星星表示,家庭教育在孩子正确金钱观树立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她认为,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钱从哪儿来,钱用到哪里去”的问题,让孩子明白“劳动获得报酬”以及“钱的真正价值与作用”。其次,要将“几元”这样的抽象数字给具象化,“10元可以买1支钢笔,100元可以买1个篮球”,帮助孩子建立起“钱的大小”的概念。最后,她提倡要“延迟满足”,不立即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而是引导孩子理性思考是否真的需要,从而有计划地去消费。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家长身教大于言传。”在谈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移动支付时,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精神心理门诊医生徐婷如是说道。

徐婷提到一个现象,近年来,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未成年人高价购买游戏皮肤、装备,给主播打赏高额礼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广大家长的焦虑。徐婷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移动支付下,孩子对于“花钱”的感觉逐渐淡化,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攒硬币、数零钱来感受金钱的重量和价值,再高昂的价格不过是支付宝或微信里的一串数字。

面对层出不穷的未成年人网络巨额消费现象,徐婷表示:“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孩子对钱认知的缺乏,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提高孩子对钱的认知并引导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此同时,徐婷也提及这种现象背后可能的心理原因,如孩子家庭关系不和谐、自我价值感缺失、社交困难等。她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孩子觉得爱一个人就要用钱去表达,甚至被主播引导‘砸钱表达爱’时,家长一定要警惕,这或将影响孩子长期的心理健康。”徐婷说。

以真实消费场景让孩子感受货币的价值

电子支付,让部分孩子对金钱的感知模糊,觉得钱是一个数字或者是一个二维码,这背后除了家庭和学校金钱教育的缺失,还有一个原因是缺少真实的使用场景。有些家长反映,有时候让孩子拿着零钱去超市买东西,但收银员会直接建议扫码,甚至还会以没有零钱为由拒绝收现金。

“作为零售行业,便利店和超市提供消费场景的同时,也兼具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功能。拒绝老人或者孩子去使用现金本身就是不对的,也不允许在悦来悦喜的门店中出现。”河南悦来悦喜商贸有限公司行销线上总监马倩说道,悦来悦喜是河南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很多门店在学校附近,消费客群中包含学生群体,主要是课间或者放学路上买点小饭团、烤肠等小吃,很多小朋友会拿着纸币去店里购物。“悦来悦喜支持所有支付方式,也欢迎小朋友们用各种支付方式去店里消费。我们也非常愿意同学校、医院或者金融机构联手,为孩子创造更多实践机会,一起完善孩子的金钱教育。”马倩说。

她表示,悦来悦喜未来拟设立一个现金购物日活动,鼓励更多小朋友拿着现金去店里面消费,感受每个商品的价值,熟悉现金的使用。另外,未来还会开放一些独立的门店,让小朋友体验“售货员”岗位,见证商品交易的过程,在真实的消费场景中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使用金钱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和管理人民币流通,当前,人民银行也正在联合多部门协同整治拒收现金行为,优化货币流通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货币金银处科长冯健源提到。

现金支付的体验感也影响着青少年对货币的认知。“偶然的支付不便利可能导致有些孩子以后就不乐意或直接拒绝拿现金买东西了。”冯健源提到,“少儿群体货币观的形成,需要相关领域的关注、培养和支持。孩子也能通过现金支付体验,形成对货币的感知,养成良好的消费、节约等习惯。”

构建网络安全不能对移动支付“一刀切”

当孩子们出现消费需求后,手机/手表支付应用也变得常见。但由于游戏、直播、短视频内容海量出现,影响着孩子三观形成,更有未成年人给网游巨额充值、为主播刷礼物等现象同时出现。

虽然移动支付影响了少儿群体对货币的认识和良好消费观的形成,但嘉宾们一致认为,网络安全构建需要多方合力,不能对移动支付“一刀切”。

“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自己支付的权利?我们在害怕什么?”徐婷提出了一个直击家长内心的问题,她认为,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自行使用移动支付,并非为了限制孩子的线上消费,而是担心手机的过度使用以及互联网上爆炸的信息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要让孩子参与其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徐婷表示,令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正确地引导和疏导孩子的情绪。与此同时,对于孩子的监督与管理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有的家长刷手机一刷几个小时,还怎么要求孩子不去看呢?”徐婷提出,家长要通过相互商量的方式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与孩子一同遵守,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

“移动支付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孩子要适应社会,就需要使用,但度的把握非常重要。”范星星认为,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当下,一些孩子对于价格高低不再敏感,归根结底是孩子们不明白钱的意义,是他们缺少正确金钱观的鲜明写照。面对这种情况,范星星建议,应适度允许孩子使用电子支付,但应设定明确的限额和监督机制,避免孩子过度消费或陷入不良消费习惯。

“意识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孩子自己的意识,也包括家长的意识、学校的意识,包括整个社会公民的意识。”范星星表示。当下,对货币“陌生”的不仅是孩子,越来越依赖移动支付的成人也与真实的货币渐行渐远。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更需要成人乃至整个社会做好表率,通过实践活动的引导,帮助孩子增强对于“钱”的认知。

孩子们对货币的认知,与消费市场不同支付手段的应用息息相关。“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多种职能,流通中的现金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冯健源谈到,“孩子可以通过现金支付体验,形成对货币的感知,养成良好的消费、节约等习惯。”

她提到,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方面,多次走近教育一线,进行相关知识普及。结合过往经验,冯健源认为,让小朋友了解货币历史和知识、感知货币实物,是金钱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冯健源讲述道,“中国货币史的发展与灿烂的文化相互交融,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现行流通的人民币选用了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样,也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货币文化和人民币知识是培养孩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很好方式,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参与进来,深化少儿群体对货币的正确认知。”

现场,冯健源还对第五套人民币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辨识真假货币的小妙招、使用注意事项提醒等。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