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广受关注的民生话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层出不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引发热议的教育新闻。这些新闻中,有的因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而被广泛关注,有的则因为存在较大争议而众说纷纭。比如,教育公平如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均衡还是拔尖?招生考试是否应该进一步增强招生单位的自主性?预制菜进校园是否应当被允许?……这些话题,有的是近年来伴随教育领域改革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有的则是与教育相生相伴的“元问题”。对于它们的理解和回答,体现着一个教育大国的教育观、发展观、人才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实践和社会心态。
作为专业教育记者,不仅不可缺位热点话题,而且应当主动作为。但如何在复杂的舆论场里持中而言、以理服人,这需要的不仅是记者的跑口能力,更考验着记者在信息搜集、采访、分析、判断、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中,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加强同教育部门、权威教育专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联系,持续聚焦专业能力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且有效的报道机制,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对进一步做好教育报道带来了启示。
01
一、深刻认识做好教育领域热点话题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这些宏大的根本问题,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需要通过一代代的教育实践持续回答。
以教育公平问题为例:“教育公平应当努力实现”是无可争议的公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却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认为应当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实现,有人认为应当通过强化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有人认为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通过资源配置手段使所有人享受到一模一样的教育,有人认为教育公平意味着让不同的人接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可以看出,这些话题主旨宏大、角度宏观,因为思辨性、理论性较强,很难短时间吸引公众注意力、形成突发的新闻热点。
在教育新闻报道实践中,我们更多时候遇到的热点话题是由具体事件产生的。它们来自教育实践中具体而微的某种做法、某种情况,因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瞬间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人人都受过教育、人人都有亲朋好友在受教育、人人都需要通过教育实现提升,人们天然地将教育视为自己“有话语权”的领域,进而十分主动地加入教育话题的讨论中来。这就导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讨论往往纷繁复杂,参与者不迷信权威,“人人都可说上一嘴”。这种讨论不仅在网络上进行,更存在于社会日常交往中,记者难以迅速掌握整体情况。
比如,近年来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学生减负问题,去年以来的“预制菜进校园”问题、“课间十分钟被约束”问题,都属于具体的热点话题。因为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广,亟待新闻媒体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进行解释、作出回答,发挥答疑解惑、引导舆论的作用。
另外,具体话题的探讨不仅存在于公众之间,也在教育界内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界专家,都十分关注舆论热点。一项引发热议的新政,其提出和施行一定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试点,对公众关注也有过充分的考虑,绝非想当然的产物。面对突发舆情,有关部门也会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提出举措。当然,这些举措往往不会公开。此时,新闻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便十分重要,需要记者迅速采访、反映情况,将群众关切与有关回应融于新闻报道中,尽力弥合分歧。处理这些话题的能力,反映着教育记者在跑口领域的耕耘情况和专业程度,需要媒体有力发挥“润滑剂”“粘合剂”功能。从这个角度讲,必须做好教育领域热点话题的报道。
□ 2024年6月7日,张桂梅组织走出考场的学生准备返回学校。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校长已连续送考14年(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02
二、做好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的底线要求
新华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重镇,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一贯要求记者通过新闻报道阐释党中央政策、反映群众关切、增进社会和谐。在这一过程中,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的教育记者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在处理热点话题时不失焦、不失语、不空谈。
不违背政策。对于党和政府已有明确政策和意见的热点新闻,我们将吃透中央意图、做好宣传阐释作为工作重点。比如在“双减”的报道中,我们保持同有关部门的沟通,通过权威访谈、数据呈现、一线观察等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发出权威之声。对于“双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杂音,我们始终站稳立场,果断通过主管部门回应、评论等形式引导舆论、匡正视听,尽力回应群众关切。
不放大焦虑。教育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人都有自己格外关心的教育话题。面对部分公众存在的教育焦虑情绪,我们力图通过新闻报道起到“解压”“舒缓”的作用。比如在多年来的高考报道中,我们集中宣传各地各部门携手精心组织考试、考题与时俱进、招生更加公开透明等举措,既营造高考的和谐氛围,也安抚考生、家长情绪,发挥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
不激化矛盾。202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这些数据,鲜明反映了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牵涉各方利益。以去年以来出现的“山河大学”话题为例,其本质仍属于教育公平问题,既不是新问题,也不可能通过几波讨论就得到解决。一些媒体反复将网络言论集纳报道,将矛盾放大、攫取流量。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必须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暂时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应至少做到不火上浇油,不激化社会矛盾。
不妄下结论。以“预制菜进校园”热点为例,预制菜若在全国学校食堂铺开,一方面关系上亿学生及其身后的家庭,另一方面关系一个经济规模达到万亿级、就业规模达到百万级的产业。如何既不影响学生,又不影响产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因为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一直以来秉持“慎独”“慎言”的态度,有几分依据说几分话,不轻易下论断。
应当看到,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的底线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报道的“压舱石”。只有先充分保证新闻报道本身没有硬伤,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以专业的采编、成熟的机制实现报道出彩。
□ 2023年9月6日,陆成文(左二)、工勤人员潘德禄(左一)与学生在腊利梯田上写生归来。岩脚教学点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沿山镇的一所“微小学”,该学期有28名学前班孩子和6名一年级学生,陆成文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在编教师。2012年,刚大学毕业的陆成文主动选择考到偏僻的岩脚教学点,原来的代课老师转为工勤岗,主要负责学生营养餐等后勤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03
三、做好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的经验
在报道近年来的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时,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探索出了一套实操性较强的机制和流程。针对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几大瓶颈性问题,结合教育领域热点话题的突出特点,主要形成了五条处理经验。
(一)如何迅速作出判断?要有调研的积累
面对热点话题,专业记者应当有进行初步判断的能力。基本判断包括:话题是否适合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分析?话题是否有持续蔓延发展的潜质?是否已有权威定论?
细化来说,过于宏大、专业的话题很难引起受众关注,不适合在新闻层面进行回应;局部的、偶发的热点话题不具有普遍意义,也不适合国家级媒体关注报道;有定论的话题不需要从头开始研究,可以从已有的材料中寻找素材,更有效率地完成报道。基本的判断将确定话题的新闻价值,有助于记者集中精力、保持定力。
比如,国务院2024年7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这一举措被一些人解读为“学科类培训将放开”,但记者应当凭借经验分析出,“双减”从政策到实践层面均处于严格执行状态,放开培训与当前的明确导向存在矛盾。把准调门后,我们就能迅速从资料储备中找到合适专家和基层典型,又快又准完成报道。这样的“闪电战”,需要记者日常多跟教育部门、基层学校、权威专家打交道,对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有基本的了解。当“调研在平时”的功夫日积月累,记者便能凭经验快速处理更复杂的热点话题。
(二)如何稳妥破题报道?要有事实的先行
当热点话题出现后,人们往往站在自身立场、根据自身经验发表意见,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却不宜观点先行。一些孤立事件被炒作放大、一些热点话题尚需时日进行分析时,记者必须沉住气,绝不能被网言网语“带偏”,不能观点先入为主。除了争取第一时间得到权威回应之外,新闻应始终确保“用事实说话”。
比如去年被热议的“课间十分钟被约束”问题,其实在多年前已经讨论过一轮,为何再度发酵?是否有新情况?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教育部要求采访,并协助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在很短时间内推出《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将突出现象、各方关切厘清,让新闻事实占据第一落点。
(三)如何深入全新话题?要有采访的突破
在全新的热点话题面前,记者必须多方采访,尽量通过权威部门、知名专家的说法进行回应。这既是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也是记者专业能力的体现。只有尽可能占有全面的资料,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得到权威回应。
还是以“预制菜进校园”话题为例,新华社记者几度征询教育部意见,向教育部多次反映群众意见和专家看法。教育部为此主动发声,通过新华社作出独家回应、顺利引导舆论。
(四)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要有全局的思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保持着“多采访几个专家”“多联系几个部委”“多反映几方面意见”的习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掌握各方关切,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
比如对于职业教育改革问题,我们深知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进行中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群众认知情况息息相关。为了确保掌握各方面情况,我们加强了基层职教办学情况的调研,广泛采访了专家,同人社部门的跑口记者合作,既充分报道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及时宣传解读职教领域改革动作,也反映基层存在的困惑和改革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意见实现了有效传达和交流,我们的报道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渠道。
(五)如何体现记者优势?要有说理的艺术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新闻不是自说自话、不是学术论文,好的新闻报道一定是文质皆美的。再专业的意见,如果不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最终还是难以触达受众。在写稿时少用文件语言、少用专有名词,多用短语短句、多用具体例子,“内行不觉浅,外行不觉深”,这些要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特别是在评论报道中,优秀的说理特别体现记者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为引导舆论发挥关键作用。
在新华社的“课间十分钟被约束”系列报道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评论报道《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这篇不足千字的稿件,在论证过程中始终站稳受众立场,使用大量能引起受众共鸣的论据,语言晓畅有节奏感,播发后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读者专门发来读后感。教育部在关注到这一评论后也迅速作出回应。事实上,这组稿件各篇紧密配合,以“摆事实(现象观察)—讲道理(评论说理)—下定论(主管部门发声)”的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做到有始有终,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舆情的消解。
□ 2024年8月2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街道琵琶山社区“七彩暑托班”,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暑假期间“看护难”问题,共青团济宁市任城区委自2016年以来开展“七彩暑托班”爱心志愿活动(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04
四、做好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不断高涨,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呈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特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有以下三条报道原则分享。
一是时刻保持主动态度,保持沉着心态。热点话题固然难报道,但并非毫无报道空间。关键在于态度。记者要时时保持主动态度,不畏惧任何新话题,“来之即战”;保持沉着心态,有利于使报道平稳推进,争取实现报道不出错、基调不冒进。正是在这种反复操练中,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的教育记者不断提高本领、迅速成长,并能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教育,提高整个教育领域报道的质量。
二是始终心怀受众,不断提高教育报道的贴近性。教育事关民生,是直接同人情冷暖相关的报道领域。好的教育报道需要一些“人情味”、展现一些“共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热点话题时,不能以简单的是非逻辑看待问题,尽量周全各方感受。对于利益受到影响的当事方,记者要学会设身处地想问题,多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发表批驳言论时,要做到就事论事,把握好尺度。
三是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严格的标准检视每次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热点话题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教育观也在不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育新闻也因此需要前瞻的眼光。对于新的热点话题,要多观察、多采访,了解其发展方向,不戴有色眼镜。对于报道中采用的材料,要反复检查、琢磨,确保使用典型的事例、可靠的数据、稳妥的语言。总而言之,面对热点话题,记者必须以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争取将每篇稿件都打造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中国政府网,2022-10-25.[2024-08-1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10期
原标题:《教育领域热点话题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