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走进博物馆 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临潼发布
2025-05-20 06:52:12

“太涨知识!”

5月18日,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办事处下和小学60余名学生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寻迹始皇陵 探秘兵马俑”主题研学活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K9901陪葬坑陈列厅、K0006陪葬坑陈列厅等展馆,并参与了秦文化互动体验活动。

“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那看似简单的铜车马盖上的自锁结构、青铜齿轮、可拆卸设计,展现了2200年前秦代惊人的冶金技术与军事智慧。”下和小学五年级学生焦李鹏说,通过进博物馆,了解古人的智慧与发明创造,感受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他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志。

站定、拍照,经过AI比对……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秦陵“数字驿站”,下和小学六年级学生马沁萱站在“寻找秦俑”互动装置前,就能在一群兵马俑中找出跟自己最像的那一个。登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图像,能全景展示一号坑的恢宏气度,放大之后兵马俑的表情、发髻、衣饰的细节都纤毫毕现。“通过观看3D投影、触摸屏互动、体验秦文化,我仿佛穿越到了秦代。”马沁萱说,通过实地参观和在“数字驿站”的互动式体验,近距离感受秦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她和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博物馆也是大课堂。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了更好地契合这一主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与考古研究的重要机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针对各展厅特色,设置了不同学科的创新课堂。一批批中小学生先后走进博物馆,沉浸式地感受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学科课程,开启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太神奇了!”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广场活动集市,“简‘读’大秦”“我是文物修复师——学修兵马俑”“我为秦俑涂颜色——学绘兵马俑”等特色活动,吸引不少学生和游客动手编缀秦简、拼接陶俑碎片、绘制秦俑纹样,切身感受文物修复的严谨与不易。

下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焦若溪仔细了解文物修复知识后,化身“文物医生”,用细竹签、手术刀、小笔刷等各式工具,小心地修复着小兵马俑复制品。“文物修复师修复兵马俑,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焦若溪感叹:“原来修复一个陶俑需要这么多步骤!”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从1999年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与百余所学校签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协议,每年免费接待学生团体超过20万人,让广大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奇,抽象模糊的历史由此变得具体生动。”下和小学校长靳春娟说,未来,学校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发“秦风文化”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记   者:王三合 

编   辑:思   羽

责   编:程   方

审   核:华 蕾  祁静静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