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镯上雕花
黄金白银,自古以来是财富的象征,因其具有柔软、易加工的特征,可打制成各种精美的饰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在老一辈人记忆里,几十年前,他们引以为傲的首饰,可不是在商场里买的,而是靠走街串巷的匠人打造出来。
然而,随着现代机械加工的不断推陈出新,手工打制的金银饰品日渐式微,打银匠这个行业的纯手工艺人也屈指可数。连日来,记者游走街头探寻他们的身影,在麒麟岗附近遇到了在这一行闯荡了30年的打银匠蒋丰栓。
工序繁多,细微处尽显匠人技艺
“纯手工”依然受欢迎
11月1日下午,在南阳市城区麒麟路西头的街口处,记者远远看到一面“金银加工”字样的古朴方旗在秋风中飞舞。
记者到访时,正赶上蒋丰栓做一枚雕凤的银戒。首先是熔银,只见他用脚踏气火枪对银料进行加热,然后开始锻打成所需的形状。这个步骤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直到把银料敲击捶打成两毫米左右的银片,中间宽两头窄,类似菱形。然后进行退火处理,接下来就是精加工了。
精加工是最能检验打银匠技术的一道工序,能不能把饰品做好,就看这一步了。“这道工序包括了锤錾、錾刻、镌镂、花丝编结等工艺,是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也叫‘雕花’。”蒋师傅介绍,雕花所用的工具是一把小锤和若干支錾子,錾头有尖、圆、平、月牙形、花瓣形等多种,用的时候根据工艺的不同来选择。记者看到,蒋师傅加工时一手拿锤一手拿錾,像画家运笔一样,心手相应,雕出一组组生动有致的图案,雕刻细微处,尽显匠人技艺的精准。
烧浇熔铸下,叮当敲打间,十分钟的工夫,蒋师傅就在菱形的银片上雕出了一只凤。接着是抛光打磨,经过反复地捶打与烧烤,分离表面的杂质,放入清水中用铜刷刷洗,一枚栩栩如生洁白光亮的银戒就完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太漂亮了!老银匠的手艺值得信赖!观看制作的过程更是种文化享受。”市民孙女士正夸赞着,另一位大姐又递上来一个镯子,想让蒋师傅重新打制个款式。
30年前,开始走乡串户做首饰
据历史记载,中国发现和使用白银已有4000多年历史,人们把保佑平安、幸福和顺等美好愿望寄托在各种银器上,形成了深厚的民间首饰文化。
“十五六岁时,跟着家里的哥哥学打银手艺,便一发不可收。”蒋丰栓回忆道,1994年起他开始走乡串户给乡亲们打首饰,那时候一辆自行车、一个工具箱,就是全部家当。
上世纪90年代,人们经济条件有限,蒋师傅说,“那时普通人家金银较少,大多是把屋里的铜勺把、废铜料拿来,当面称重量、定款式,打个戒指、镯子等。那时乡亲们格外热情,因为是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一到饭点就会有人把饭给端了过来。”
“进入21世纪后,银饰渐渐多起来,找我打制首饰的人每天都有,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做二三十个。”蒋师傅说,一晃30年过去了,打造银饰的工具经过了三代传承,工具箱也换了4个,从最早的钢模子到十几种錾子,再到成型花錾,工艺有所改变,但纯手工制作的初心未改。
“那时一个庄挨一个庄去做,有时还会到集市庙会上赶场,南阳方圆百里的村镇都已跑遍,最远的骑自行车到过方城、内乡。”蒋师傅描述,人们打得多的还是戒指、镯子、耳环等,最早打个戒指一两元,现在随着银价的上涨需要二三十元,镯子也是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打银匠是一门细致的手艺活,虽然金银实体店增多,但人们还是喜欢找老师傅来量身定做,价格便宜,有些老花样也只有在这里还能留存。正如蒋丰栓所说,“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守在路边,就是为了让一些老客户随时需要都能找到我。”
守正创新,传承技艺更要诚信为人
蒋镇宇跟着父亲学习打银匠手艺
每位匠人都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得以延续下去,蒋丰栓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现在大型珠宝店的金银首饰都是浇铸出来的,加工打磨也偏向于用机器,省时省力,从事这门手工老行当的人越来越少。
让人欣慰的是,蒋师傅的手艺有了“传人”。现场,一个二十岁出头模样的小伙子围在蒋师傅身边忙前忙后,熔银、锻造、雕花也是信手拈来。他是蒋师傅的二儿子蒋镇宇,一名大四的学生。
“从小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打银的工序已了然于胸。今年暑假我专门跟着父亲学习手艺,三个多月下来,也能打一些戒指、素镯。”蒋镇宇说,一个银疙瘩在他们的手中被反复锻打雕刻制作成一件精美的银饰时,那种成就感让他深深体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便想着要将这门老行当传承下去。
“十多道工序下来,做成一个银饰得个把小时。天天对着一个小小的物件,除了要有相当的技术与灵性,还得耐得住寂寞,不然做不出好作品。”蒋丰栓告诉儿子,打银匠最忌讳的就是缺分短毫,为人要厚道诚信,只有在一锤一锤的敲打和枯燥繁复的技工中磨炼才能出师出色。
“即使将来不把打制银器当成职业,我也会把这门技艺留住。”说罢,蒋镇宇又拿起錾子,仔细跟着父亲学起雕花工艺。夕阳西下,嫣红的晚霞映照在这对父子身上,格外动人……(全媒体记者 王蕾 文/图)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