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来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导夫先路”的引领作用。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阳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宣言书、总目标,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沉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坚定的文化自信、宏大的文化抱负。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厚重历史文化资源,也是红色文化富矿。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河南不仅应有更强的文化自信,还应有更高的文化自觉、更大的文化担当、更多的文化作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文化使命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但为世界贡献了璀璨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也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陷入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境遇。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中华文明在传承发展中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始对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充分发挥文化战斗功能,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党带领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促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建设和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中,继续探索文化建设之路。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逐步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共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党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增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贯通古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创造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等,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昂扬向上,网络生态更加向上向善,国际传播能力更加提质增效,中国人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现代,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形态。
“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在天下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同”,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在宇宙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道德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适应。“结合”的结果是“相互成就”。就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言,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开创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先河。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正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他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邓小平接续开创“第二个结合”新局面。邓小平借用《诗经》中“小康”一词来描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等,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二个结合”作出新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不但首次旗帜鲜明提出“第二个结合”,更是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比如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概括,都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来源于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理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来源于强国富民、公平正义理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来源于礼乐文明、化成天下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来源于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理念。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长期居于主干主源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描述河南文化的厚重,形象地指出了河南的文化底蕴和突出优势。我们要坚持以文培元、以文聚力、以文兴业,为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坚持“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现出更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推动河南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做好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要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用新技术、新理念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拓展、延伸、深化,把文化精髓有机融入文学作品、艺术创作、文创产品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要通过IP赋能、设计赋能、体验赋能等方式提升文旅内涵,扩大文旅边界,实现文旅产业优化升级,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着力提高基层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的效能,拓展乡村公共文化休闲空间,打造富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创新思路,整合社会资源,提高配置效率,形成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优质化、特色化水平。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聚焦考古文博、演艺娱乐、动漫产业、数字文旅,努力把河南打造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加快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策划实施一批更具有国际色、中国范、河南味的外宣项目,大力推介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文化IP,让人们在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要立足河南丰富的历史资源禀赋,加快推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立体化系统化形象化,让河南的“厚重”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传得开。要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研究制定相关奖励激励政策,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切实培养出一批责任心强、能力出众、把握规律的传播人才队伍。⑩6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