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8-21 08:55:16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探索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至关重要。共建共治共享作为社区治理的目标,要求从治理主体、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新时代社区治理需要从传统政府主导模式升级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完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优化公共服务,培育社区自治能力,提升社区统筹、创新、服务、群众工作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夯实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的首要路径。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提升。

首先,界定各参与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范畴。政府要发挥好引导者和服务者的作用,重点负责政策制定、资源支持和关系协调,这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治理效率。社会组织应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提供、利益表达等方面积极作为。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提供,改善社区环境,也能提升企业形象。居民要转变为积极参与治理的主体,培养公民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在实践中,通过建立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定期召集各方代表共同商讨社区事务,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商合作机制。可设立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各方代表讨论社区重大事务。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平台,为各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制度化渠道。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增进相互理解,形成治理合力。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为其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丰富社区治理的主体,提供更加专业和多样化的服务。要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计划,提供资金、场地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要建立社区议事厅或线上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各方代表就社区热点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最后,创新社区治理的激励机制。要设立社区治理基金,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建立社区治理积分制,将参与社区事务与享受社区福利挂钩,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以形成正向反馈,持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要设立最美社区志愿者、优秀社区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定期进行评选表彰。同时,探索建立社区公益积分银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社区服务或优惠。对于参与社区治理的企业,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等方面可给予适当倾斜,鼓励更多企业投身社区建设。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路径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路径。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

首先,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PPP)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公共服务项目库,明确可购买的服务类型和标准,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容。要建立健全服务评估和退出机制,确保服务质量。通过竞争机制,促进服务供给主体不断改进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要建立社区服务超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让居民根据需求自主选择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如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等。

其次,创新服务供给模式。要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的在线申请、办理和评价。发展社区共享经济,如共享车位、共享工具等,盘活社区闲置资源。推行一站式服务,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各类事务,方便居民,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要开发社区服务APP,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让居民可以在线预约服务、查询进度、评价反馈。建立社区共享中心,引入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项目,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推行一卡通服务,让居民凭一张卡即可享受社区内各类公共服务,提高便利性。

最后,提升服务的精准化水平。建立居民需求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推行服务清单制,明确各类服务的内容、标准和流程。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定期收集居民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精准化服务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供需错配,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社区需求调查,建立居民需求档案,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社区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服务续约、资金支持等挂钩,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培育社区自治能力路径

社区自治是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培育社区自治能力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性路径。培育社区自治能力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任务。

首先,健全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应创新居民委员会选举方式,提高其代表性和公信力。培育多样化的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更多平台。建立社区自治章程,明确居民权利义务,规范自治行为,从而为社区自治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形成自治的基本框架。应推行居民委员会差额选举,扩大选民参与度,提高居委会的代表性。鼓励成立业主委员会、文体协会等各类社区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制定社区公约,明确居民在社区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营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

其次,提升居民参与能力。开展社区治理知识培训,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组织社区参与实践活动,如社区规划设计、环境整治等,让居民在实践中学习治理技能。建立社区人才库,发挥专业人才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这些途径可以培养居民的公共精神,提高其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和热情。开设社区大学,定期举办社区治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微更新项目,如小广场改造、街道绿化等,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建立社区人才信息库,发挥退休专家和在职人才的专业优势,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营造自治文化氛围。培育社区特色文化,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如时间银行、结对帮扶等,培养社区互助精神。设立“最美社区人”等荣誉,表彰在社区治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组织,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形成软实力,为社区自治提供持久动力。应组织社区文化节,展示社区特色,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建立邻里互助平台,居民可在平台上发布帮助请求或提供帮助,培养互帮互助的社区精神。定期评选表彰社区治理先进典型,通过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协同,持续创新。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培育社区自治能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根据社区特性制定策略。要建立评估机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治理模式。唯有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局,注重前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方能真正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23BDJ09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南学院基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杜琨报纸 张黎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