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震云笔下的河南和心中的故乡
顶端文学
2024-11-21 13:30:03

顶端新闻记者 张丛博 王峰 张茹 综合整理

作为河南籍作家的代表人物,刘震云与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有过数次交集。

早在2012年,刘震云担任编剧的电影《一九四二》上映之际,他和导演冯小刚就曾做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家乡媒体谈幕后;10年后的2022年6月,刘震云入驻顶端新闻客户端,成为一名顶端创作者,与顶端用户线上交流。其间,刘震云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从不同视角聊创作、聊家乡。

在此汇集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对刘震云的过往专访,经历岁月打磨后,将刘震云不同时期的访谈文字串到一起看,会有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感,既能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热爱,了解作家和编剧的区别,也能体会到他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


  一  

2012年12月4日,《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和刘震云专程到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参加“新闻·电影·历史 大河报《一九四二》双特刊座谈会”。

原载于《大河报》2012年12月4日A10版

编剧刘震云是河南老乡,这次与冯小刚一起做客大河报,并代表冯导做总结发言,自然与面对普通媒体有诸多不同:“《一九四二》回故乡,非常感谢在座的老朋友。”

“《一九四二》不管对于我来讲还是对小刚来讲都是一个创作过程,无非这个创作过程不是一气呵成的。最近《一九四二》出了一本书,就是把这个过程说了说。包括《一九四二》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的大力支持,河南很多演员也都参与了。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管灯光这一块的河南人居多。在《一九四二》出来之后,因为说的是河南的事情,河南对它给予了极大支持,所以我对大家都心存感激,特别是奥斯卡的刘总,还有《大河报》,用了32个版来做,确实非常感谢,谢谢!”刘震云的话里,满是温情和感动。


  二  

2016年10月,刘震云来到郑州,他担任编剧的《我不是潘金莲》和女儿刘雨霖执导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在宣传期“撞车”,刘震云在接受《大河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索性把两部电影搓堆儿一起说,这也是他为数不多面对媒体聊起女儿。

原载于《大河报》2016年10月28日A13版

刘震云把刘雨霖比作根植于河南这块沃土成长起来的小树苗,“河南对我和雨霖都有养育之恩,并不是指把我们养大,而是教给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河南人勤奋、质朴、有智慧。”刘震云说,“雨霖把她的第一部长片拍得非常质朴、真实、深入,这样的电影是有前途的。”

好电影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刘震云给出自己的答案——好电影就是电影里看不见导演,也看不到镜头的电影,观众看见的只有人物和他们惊心动魄的情感。

刘震云坦言一辈子只会干一件事,就是写,而且用初学者的心态去写,这样就会吸收很多新鲜的东西,会更加刻苦、创新,而且重要的是能够卸下很多包袱和负担,这一点在冯小刚身上也有所体现,因为在《我不是潘金莲》的拍摄中,冯小刚就是用初学电影人的心态去拍的。

面对“绕”的封号,刘震云自嘲比窦娥还冤,虽然很多人觉得他在媒体面前说话还算幽默,但平时并不太爱说话。“为什么都说我绕呢?其实我不绕,是生活绕,我不生产绕,是生活的搬运工。”刘震云自我总结。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其实别光说我绕,生活中每个人都很绕,不然,你们不会看了会心一笑。”


  三  

2017年11月,刘震云的新书《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在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了故乡,家乡给予自己的不只是物质,更有精神的滋养,特别是河南人的幽默。

原载于《大河报》2017年11月2日A14版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新乡延津县,他特别表示,自己的精神滋养正是来自于家乡。“河南是我的老家,我在那儿生活过15年。我觉得家乡给予我的不只是物质的滋润,也包括睁开眼睛,在村庄里听到的河南话,过节的时候吃的羊肉烩面,村里人走路的样子和表情,我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河南人非常幽默,我觉得幽默不是说俏皮话,也不是油嘴滑舌,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世界的看法,形成了一种世界观、方法论。”

刘震云作品中的“刘式幽默”也是粉丝们极欣赏的,不过,刘震云却说,生活中自己并不幽默,甚至作品的语言也不是幽默的。“你看我写的句子,一句是一句,都是特别质朴和老实的话,没有一句是俏皮话,而且我也讨厌作品里面油嘴滑舌,包括生活中油嘴滑舌的人。”刘震云认为,作品的幽默不一定要体现在语言上,他笔下的幽默,在于故事本身或者背后的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非常微妙,非常荒诞,又非常幽默。


  四  

2020年12月,“震铄古今,云耕天下——刘震云作品分享会”在郑州举行,刘震云细述了对河南的感情,也巧妙回应了别人对自己的幽默评价。

原载于顶端新闻客户端2020年12月27日

听到读者朗诵自己的作品,刘震云笑言,“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我以前写的作品是这么幼稚,这不是谦虚,而是骄傲,这证明我以后还能写更好的作品。”

刘震云如今在北京长居,说到回故乡的感受,他表示从未感觉离开过故乡,“现在从北京到河南很容易,回到故乡这边土地也很方便,又能听到河南话,吃到河南美食,感受到河南的气候。”其中最重要的是感受到河南人的幽默,刘震云说,“现在我的书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文字,(外国人)说我是中国最幽默的人,关键是他们没有来中国,没去我们村,我是村里最不幽默的,河南人的幽默是天生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骄傲。”

在作品分享会上,多位读者选取了《故乡面和花朵》中的精彩篇章现场朗诵,这部作品创作了八年,长达二百万字,以人物多,内容繁复而著称,有人说这本书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能读懂,一个是刘震云,一个是该书的编辑,还有半个是读了一半读不下去的人。

刘震云说:“现在在大学里,以《故乡面和花朵》为例写博士论文的学生特别多,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博士生们知道导师不会读完这本书(笑),它不像《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一句顶一万句》这样容易理解。不过现在读的人确实多了,这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作者的写作要符合读者的认知,包括和时代、和读者契合度。说实话,我都快把《故乡面和花朵》给忘了,现在又想起来原来这书是我写的。”


  五  

2022年6月,刘震云正式入驻顶端新闻,成为顶端创作者之一。当时他称自己的写作刚刚开始,刚刚咂摸出一些新的滋味。

原载于顶端新闻客户端2022年6月14日

顶端新闻:你从事文学创作也有30多年了,在你眼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刘震云:文学说出了大家在生活中无法诉说的事情与情感。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但不仅仅是生活的反映;生活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我常说,文学的底色是哲学,但文学又不是哲学;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的哲学出现了。文学跟哲学最大的区别是:哲学想把这个世界说明白,文学是要写那些说不明白的事,比如人的情感,比如明亮吹的笛子。

顶端新闻:你曾说过“我的写作刚刚开始。这话不是虚伪,仅仅是对于写作,我刚刚咂摸出一些新的滋味”。能具体谈谈这个“新滋味”吗?

刘震云:每一个作家,都想下一部作品比上一部作品写得好,好的前提是“不同”。作家退步的开始,是开始重复自己过去的作品。重复别人是困难的,重复自己是非常容易的。所以,面对一部新的作品,当然要从创新开始了。而对于创新,滋味的“新”是创新的开始。

顶端新闻:目前有一大批创作者在顶端新闻开设了个人顶端号,进行写作更文,我们目睹了他们的勤奋和坚持。你是如何读书、写作的?

刘震云:多读书,读好书。好的作家一定是学院派。意思就是说,一定要有知识有学问,最好是系统的知识和学问。如果说一个好厨师可以靠着做饭这一门的实践经验来练就,那么作家除了靠实践经验之外,还必须有丰富知识和学问。从一个村庄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一个村庄,写出来的村庄是完全不一样的。


  六  

2023年4月15日,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开幕,刘震云担任嘉宾做主题演讲,讲起了“河南人特别能吃苦”。

原载于大河网2023年4月16日

回到河南老家的刘震云笑称,自己其实是村子里最不幽默的一个:“我们河南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厚道,另一个就是幽默。厚道体现在我们能吃苦、能吃亏,幽默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刘震云说,他出差时经常碰见开出租车和开饭店的河南人,也会遇见从事“高精尖”的河南籍科研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能吃苦。

另外,河南人能吃亏,共事从来不占别人便宜。“从小我外祖母经常告诫我,与人共事时,千万别占别人便宜,你占别人便宜,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人家心里是清楚的。”刘震云说,如果一个人到了占别人便宜的地步,他的能力不知道已经低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每个人的情感结合最紧密的地方就是故乡,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在灵魂与血液里,这也是很多作家喜爱写自己故乡故事的原因。

“我是我们村最不幽默的人。” 刘震云言必称“我们村”,这次演讲也不例外,他说,村里的人各个都比他幽默。

刘震云说,河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众多,先秦的诸子百家中的老子,庄子,韩非子都是河南人,“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也都是河南人,《当代》论坛这次从北京来到河南举办对河南的文化发展贡献了一个新的元素,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会给《当代》一定的文化滋养。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