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Z访谈|于荣光:“功夫郑州”越来越“中”了
县委书记(县长)内参
2024-10-19 14:02:4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亚飞 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思翰 图 张舵 视频

“河南,我来了太多次了;登封,来得太多次了;少林寺,也来得太多次了。多到已经记不清具体次数,都是哪一年,但第一次,我仍清楚地记得,是1983年,在少林寺拍摄电影《木棉袈裟》的那一年,算起来,距离现在已经过去41年了……”

专访于荣光,从一场41年前的电影拍摄经历开始聊起。

他说,41年前,初进寺中,每片砖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世隔绝的禅意和博大精深的少林功夫令他至今记忆犹深。41年里,他数不清的重回登封,并亲眼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刹里,一件件由发展积攒下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0月18日,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正式开幕前一天,登封塔沟武校五环演武场,即将上场彩排的于荣光在休息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

“就在这里,少室山,我拍过很多年的戏,这个曾来过无数次的地方,至今仍是我崇拜之所在。”于荣光说。

很多人认识硬派“打星”于荣光是从电影《木棉袈裟》开始的,却不知,这部影片也是于荣光与少林武术结缘的开始。

于荣光说,第一次到少林寺拍摄电影《木棉袈裟》时,少林寺还保留着更多的古朴与宁静,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那时的少林寺,环境还相对封闭,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禅意。

数十年来,于荣光无数次重返这片故地,见证着这座武术圣地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而登封也作为全球最大的武术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武者前来求学。

“如今的登封,与41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你看,嵩山脚下,一座座武校拔地而起,从这里走出的学子遍布全球。他们不仅带走了少林武术的技艺,也将更加开放、现代的少林武术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这让我欣慰和自豪!”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回到登封,于荣光是带着“任务”而来。

“在武术节开幕式上,我带领大家练习八段锦,这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久炼不仅强身健体,也能练就坚忍的耐力。”

对于于荣光而言,武术不仅仅是一门武学技艺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他认为,少林功夫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整的技击理论体系,并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少林功夫段品制的修学体系。郑州作为少林武术的起源地,通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这一品牌,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意义深远。

“近年来,河南通过连续举办少林武术节等活动,宣传推介少林武术,‘功夫郑州’让越来越多武术爱好者心之神往,河南不仅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于荣光看来,河南是武术大省,文化底蕴深厚,太极、八段锦等特色体育项目无不蕴含着丰厚的中原文化内涵,依托“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打造郑州“世界功夫之城”,将武术作为重要的文化名片进行推广、打造,其意义远不止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更像是一条飘带,引领着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文化。

“‘功夫郑州’越来越‘中’了,少林文化名传天下,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被少林功夫的魅力所吸引,他们来到河南,来到登封,学习少林功夫,体验中国文化,这足以证明少林武术在全世界的魅力。”于荣光说。

编辑: 祁道鹏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