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原解放区的红色金融堡垒
大河财立方
2024-09-29 12:36:04

编者按: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史,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红色政权的经济“生命线”,红色金融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为现代金融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蕴含的红色金融精神至今仍是中国金融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中州农民银行为典型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卓越的斗争智慧、奋发的开拓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蕴含着“听党指挥、信念坚定”“稳定货币、服务大局”“管理信贷、服务民生”“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等红色金融精神。

漫漫征程、初心不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大河财立方联合推出“红色金融档案”策划报道。本组策划以档案走进历史、用档案深度对话、借档案连接古今,在窥见历史切片中,还原发生在中原大地的红色金融故事。

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李博 马腾飞 拍摄剪辑

在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分行人事档案中,有一份行员登记表,由中州农民银行开封分行于1949年1月印制。来自中州农民银行的档案,为何出现在人民银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1947年6月末,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全新阶段。陈毅、粟裕组成的陈粟兵团,陈赓、谢富治组成的陈谢兵团也齐头并进,各解放区迅速扩大,逐渐在江、淮、河、汉之间形成了一个拥有4500万人口的中原解放区。

不过在当时的解放区市场上,国民党法币及土杂币充斥,物价飞涨,恶性通胀极为严重,“民生”和“财政”两个重大经济难题亟待解决。中原解放区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货币,以夺取经济战场上的主动权,变得迫在眉睫。中州农民银行的故事由此开始。

货币先行

一座宽约6米的两层土坯房,上面是青色瓦片,正面有两扇红色双开木门,木门的正上方是两面小小的栅栏木窗,门窗的中间位置挂着两块石板,上写着“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旧址)”。这就是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旧址,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

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旧址

1947年,三路解放大军进入中原解放区后,面临着诸多经济困难,货币市场的混乱是破解这些问题的最大障碍。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市场主要有三类货币,比价各异,混杂流通,极为混乱。尤其是占据最大份额的国民党法币,恶性通胀极为严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大黄牛,到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只能买一条鱼,到1948年只能买4粒大米。法币等同废纸,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为结束这种混乱局面,194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银行钞票的决定》(简称《一二五决定》),“确定中州钞为中原局所属各区统一的本位币,一切财政税收、公私交易、供给制度均以中州钞为本位币”,并在一定时间内与银元固定比价,“每中州钞二百元合银洋一元”。1948年6月1日起,中州币正式发行。

“货币的统一是掌握经济主动权的核心,因此当时解放区一旦打下来,解放军就会及时发行自己的货币,然后才是视情况成立自己的银行,这是当时各解放区的普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建伟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1947年12月,晋冀鲁豫十纵队和十二纵队已将部分提前印制的中州币运至桐柏区和江汉区,并在两区试发行;1948年5月上旬,在沙河流域由部队提前试行;6月中下旬,豫西区、豫皖苏区和桐柏区相继发行;8月下旬,江汉区发行;最晚发行的是鄂豫区和陕南区。

据农业银行南阳市分行原副行长、曾参与中州农民银行筹建工作的冷斌回忆:“中州币发行是中州农民银行建立的关键,解放区对此事高度重视,选择先行试发,进而在全区推广的方式。”

冷斌当时是驻马店泌阳县财政所的负责人,而泌阳正是中州币试发行的重点区域之一。为积极配合中州币发行工作,泌阳县设立了货币兑换所,按照200元中州币兑1银元的统一比例兑换。为了尽快实现泌阳县货币市场统一,打消群众的顾虑,冷斌带队在集市、村镇设立了流动宣传站,鼓励小商小贩使用中州币从事经营和购物;并且详细解读政策,增强群众对中州币的信任度。最终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泌阳县1500万中州币、75万斤小麦准备基金的兑换,稳定了泌阳县的货币流通市场,为中州币在中原解放区全面发行奠定了基础。

先分后总

发行中州币之始还未建立中州农民银行,但中州币的发行极大地推动了银行机构的建立。与其他银行成立不同的是,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晚于各区行、支行成立。

据《中原革命根据地货币史》记载:“中州农民银行分支行中最早建行的是1948年5月1日建立的豫皖苏区界首支行”,其后,各行政区分支行陆续建立。不过,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退休干部王戈锋等近年来通过红色金融资源发掘,认为洛阳新安县支行或是中州农民银行最早建立的支行,目前尚待进一步考证。

中州农民银行鲁山县支行旧址

在距离赵官营村40余公里的鲁山县西关大街上,仍保留着中州农民银行鲁山县支行旧址。南北狭长的“41号”院落,东西对称各六间厢房,南面尽头为主屋三间,基本保持着旧时样貌。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鲁山县支行(其前身是中州农民银行鲁山县支行)行长的李宪章(已故)在回忆录中写道:“1948年6月3日,中州农民银行鲁山县支行成立,与县工商、税务部门合署办公。该院西厢房分别是该行出纳、会计及信贷办公室,东厢房分别是工商、税务办公室及电话传达室。最南面主屋三间,为副经理云峰办公兼卧室。鲁山县支行共有七人组成,五人是随解放军从山西省南下过黄河来的老干部,另外两人是新参加工作的当地人。”

“最初的时候,各地中州农民银行多与工商管理局合署办公,工商管理局正副局长兼任中州农民银行正副经理;后来还同贸易公司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平顶山市钱币学会副会长张尧成告诉记者。

随着中原解放区局势逐步稳定,1948年8月23日,在彼时的政治、军事中心豫西,中州农民银行总行宣告成立,地点就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的赵官营村。作为中原局的特设机构和唯一一家区域性随军银行,承担了中原解放区的金融财经工作。

至1948年底,中州农民银行总行直辖管理的有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分行和白坡办事处,分辖管理的分支行为豫皖苏分行、豫西分行、桐柏分行、江汉分行、陕南分行,所辖县级以上机构达116个,以河南为中心,覆盖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四省。

驱逐法币

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要求,“打击法币,利用银元,依托冀钞,推行本币”是中州币发行的首要准则,也是初期中州农民银行的核心工作。因此自发行以来,中州农民银行便以中州币为有力武器,开展了一系列驱逐法币的活动。

“中州币发行之初,曾遭到部分人的抵制和破坏。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多采用印制假中州币等手段故意破坏经济秩序,所以我们每天都要仔细甄别收到的钱币,一旦发现假币,便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没收,或盖上‘假币’的章交还缴款单位。”中国银行漯河分行原行长、原许昌中州农民银行出纳员姚文学告诉记者。

1948年8月份,为驱逐蒋币、发行本币,中原解放区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驱逐蒋币集中行动,通过各印钞厂印制中州币、各地方印制地方流通券、商人发行货币等形式,增加市场上最需要的小额券供给量,缓解解放区内货币紧缺问题,极大提高了与蒋币的竞争实力。

中州币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中原局还采取随时兑换银元、禁止蒋币流通、财税政策支持、开设国营商店、打击假币等多种方式,鼓励解放区群众使用中州币,排除法币。

《豫西行政主任公署布告》(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分行提供)

1948年9月,豫西行政主任公署在一份《驱逐蒋币与禁止金银输出》的布告中即要求,“豫西各县全体人民迅速将所存蒋币推到蒋管区,换回物资,以免变成废纸。豫西各县从九月二十日起,一律禁止蒋币行使。一切款项来往、买卖交易,均不得使用蒋币,违者处罚。”

一系列行动成效明显。据《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记载,中原解放区“截至1948年9月底,根据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四个军区不完全统计,从中州币发行进入市场后的3个多月中,在62个县约1320万人口的地区范围内,排除了100万亿元至120万亿元蒋币。其中洛阳市仅仅在8月9日这一天,即登记蒋币92亿元”。

中州币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从开始传言“中州钞,呱呱叫,出了界首人不要”,到最后高喊“中州票,呱呱叫,拿着银元买不到”,群众认可度与公信力极高。直到1949年初,中原解放区的伪金圆券基本肃清,中州币成为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原解放区的建立,为红色金融事业的开展创造了一定有利条件,但战争的硝烟并没有停止。

“在当时,开封过去的银行和钱庄都被收归国有,由中州农民银行统一经营。由于刚刚解放,治安还不太稳定,同志们白天腰里别着枪,肩上挑着钱,去乡镇开展存贷业务,晚上拿着长枪短枪守金库,这就是当时工作的常态。”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分行离休干部、原中州农民银行开封东大街办事处会计人员查录玺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回忆道。

多元经营

发展至后期,中州农民银行将信用业务提到了重要位置,且营业范围十分丰富,可以说覆盖了当前银行业的核心业务领域。

1948年12月,中州农民银行制订《中州农民银行营业简章》,全文共六章七十一款,对六大类业务作了具体规定,分别是:1.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活定两便存款、储蓄存款和暂时存款);2.贷款(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合作贷款和专业贷款);3.活存透支,是存款与贷款相结合的一种业务;4.区内汇兑;5.企业投资(通过银企资金合作,推动工商企业发展,具体规定了投资范围、投资限额,实行有限责任原则,损益分担的规定等);6.代收款项(是一种方便企业的服务业务,收取手续费而不支付存款利息)。

《中州农民银行暂行工商业贷款办法》(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其中,多项业务会根据当时生产所需灵活开展。例如《中州农民银行暂行工商业贷款办法》提到,为扶植生产、繁荣市场,中州农民银行举办工商业低利放款,且针对工厂、手工业、作坊和商业,采取不同的借贷措施。其中,针对工厂、手工业、作坊,“贷款利率按其生产性质对国民经济贡献之大小规定,一般为月息三厘、最高五厘”“凡创办边区国民经济亟需而为目前所缺乏之工业或手工业者,可予减低利率,甚至无利借贷,其期限可酌量延长”;至于商业,“借贷利率按其营业性质定之,但起码为月息五厘、最高一分”。

不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折实存贷业务。

“在中州农民银行大力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一年中,物价的波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为解决这种存贷风险,开展了折实存贷业务。例如,你贷款2000块钱,如果小麦是1块钱一斤,还款的时候,就按两千斤小麦,再加上利息,折算成现金以后给我。当时物价波动较大,以粮食为主,贷了多少斤粮食的等价货币,到时候归还同样这么多斤粮食的等价货币,让老百姓心里更踏实。”张尧成告诉记者,这种特定时期的特殊办法,在很长时间内对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中州农民银行南阳县支行开展折实贷款业务借据(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分行提供)

针对河南的特殊情况,中州农民银行还从1949年开始,加大了对农村救灾和农业贷款方面的倾斜。1949年全年发放了五大类专项贷款和综合性农副业贷款,根据“贷实还实、贷款折实”的原则,共贷出折小麦2444.66万斤,合中州币71.5亿元,以中州币和人民币3:1折算,合人民币23.83亿元。

截至1949年10月底,中州农民银行共发行中州币125亿元,以中州币与人民币3:1折算,合人民币41.67亿元。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中州农民银行还开展了区内、区际的汇兑业务。

1948年12月,中州农民银行制订《区内汇兑办法》,确定甲类通汇地点和乙类通汇点,根据业务量大小确定不同的汇款最高限额。194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也发布了《关于分发汇兑业务暂行办法指示》,就汇兑分类、汇兑地点、汇款限额、汇款种类、交汇、取款、查询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1949年1-5月,仅郑州、开封、洛阳等6个城市即汇出中州币7.9亿元,汇入7.2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指示——关于颁发汇兑业务暂行办法指示》(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光辉落幕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州农民银行总行行址数次迁移。1948年11月12日,中州农民银行总行迁至河南禹县,11月25日迁至河南郑州,1949年5月迁至湖北武汉。

1949年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区行成立,中州农民银行各级行兼理人民银行业务,人民币与中州币混合流通;3月22日,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成立;同年12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发出的《通知改定统一名称办法》,中州农民银行职能转并至中国人民银行,中州农民银行名称及印信停用,结束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通知——通知改定统一名称办法》(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存在了十几个月的中州农民银行只是沧海一粟,但它为夺取中原解放区经济战场上的胜利,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中州币与银元挂钩,与实物捆绑,驱逐蒋币,抑制物价波动,确保了币值稳定。之后顺利辅助人民币在中原解放区建立起货币信用,打开了以人民币统一中原货币市场的新局面,为人民币通行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建伟表示。

在原河南钱币博物馆馆长骆波看来,中州农民银行在当时的中原解放区发挥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驱逐法币,统一中原货币市场,有力支持中原地区的解放战争,还为建设新中国储备了金融业务骨干,成为解放区一支不朽的生力军。其诸多实践对当下的金融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949年11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布告》中,对中州农民银行予以了这样的肯定:“查中州农民银行钞票发行以来,由于正确地执行稳健发行方针与扶植生产政策,在一年又四个月中收到了‘保障人民财产,稳定物价,繁荣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之重大成绩。”

《河南省人民政府布告》(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分行提供)

延伸阅读(一)

“石印馆”往事

1947年10月,中原解放军到达平顶山鲁山县白象店村,县长李涵若等人在此建立了第一个村级人民政权组织。该村因人民政权组织建立较早,群众基础好,解放战争初期曾是豫西红极一时的村庄。

在村子的西北角,就是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旧址,当地村民称之为“石印馆”。虽然世事变迁,旧址疮痍,但在留存的历史切片中,我们还能看到曾经的故事。

旧址疮痍

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旧址

穿过一个圆拱形青砖券门,是一个有些凌乱的小院子,院子的一侧是三间土坯结构斜面瓦房,大面积墙面已斑驳脱落,右侧墙壁完全坍塌,砖瓦散落一地,里面的椽木经过风吹日晒已腐朽变形。这就是如今“石印馆”的样子。

院子西侧几处院落也曾是印钞厂的区域,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几乎全部夷为平地,建起民居,不见旧时痕迹。

“这里为原任鲁山县张官营乡乡长、大财主王品三和大财主邢九洲的房产,均是相当排场的四进宅院,每进宅院都有主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当时解放军到达这里时,他们弃房而逃,这里就被用作了印钞厂,部分工作人员也住在这里。不过因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前三进房屋已全部坍塌不复存在,现仅存最后一进宅院五间主房及西厢房,保存还算基本不错。”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平顶山市钱币学会副会长张尧成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据当时经常出入该院的刘金中(1929年出生,1953年起接其父职任该村主任,已故)讲,这些院落那时候建得相当严谨,四周高墙封闭,只有南面临街一个大门,属于政府、军事重地,有一个排的军人负责安全保护,大门口有持枪士兵昼夜把守,非工作人员不能靠近。夜晚院落外还有巡逻人员,一有动静要求对口令,经常听到拉枪栓的声音。

该村84岁村民邢长永儿时曾居住附近。“里面的人跟外面的村民基本不接触,我们也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只听到机器声昼夜不停。”邢长永对记者说。

红色印钞事业

1948年,为印制小面额中州币和地方流通券,以解决市场上小额券紧缺问题,驱逐法币,中原解放区的印钞事业发展起来,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就是其中之一。

“早期的中州票由冀南银行代为印刷,后来流通中州币的豫西、豫皖苏、桐柏、江汉、陕南各行政区都组建了印钞厂,开展印钞工作,并建成了中州农民银行的印钞系统,如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豫皖苏区印刷厂、第二印刷厂、总行印刷局、陕南区行印刷厂、江汉总厂及襄南分厂。”张尧成告诉记者。

据《简明中国印钞史》记载:“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1948年5月成立,厂址在鲁山县白象店。职工有60余人,厂长向仲豹,监委殷朴。有石印机、圆盘机各十台,及部分制版设备。”

中原解放区印钞厂起步晚,并受到其他解放区银行的辅助,如有从郑州搞来的小石印机、圆盘机,由冀南银行第一印刷厂支援的6部石印机,还有冀南调来各工序技术骨干20多人,从洛阳、巩县、荥阳一带招请印刷工人二三十人。冀南技工还带来了冀南一厂的中州币票版。

《中原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亦有记载:“该厂对外称中原益民公司第一公司。设在中州农民银行豫西区行所在地鲁山县白象店村,由原冀南银行太岳区行南下干部向仲豹等负责组建”,他们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印制中州钞伍元券和拾元券。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1948年10月,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搬迁至郑州南郊的老纱厂,其与郑州印刷局、开封印刷二厂等组合,成立郑州中原益民公司,集中6台胶印机、职工300余人,具有设计、制版能力,并印刷中州币。

至此,创建于鲁山县白象店的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在鲁山县境内完成了历史使命。

时光流转,岁月无声,如今这段值得铭记的红色金融历史正走出尘封,被越来越多人铭记。

2024年2月18日,正月初九,新春龙年开工第一天,豫西大地春风习习。中州农民银行第一印钞厂旧址旁,迎来一个特别的仪式——筹备3年、开建半年的中州红色金融纪念馆正式开馆了。

中州红色金融纪念馆揭牌

这是河南省内首家以红色金融为主题的纪念馆,5大展区、150余幅图片、1.2万字文字资料、64件实物,再现了中州农民银行与红色中州货币于烽火硝烟中诞生、在艰苦岁月中发展的光辉历史,让后人近距离感知中原解放区建立红色金融的峥嵘历程,并以史为鉴,讲好今天的奋斗故事。

延伸阅读(二)

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分行往事

在南阳市桐柏革命纪念馆的墙边,盛开着一种红色的小花,当地人民亲切地称它为“红军花”。

桐柏地处桐柏山区,是一块浸满烈士鲜血的土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桐柏是中国南方八省15块红色根据地之一,4支红军部队先后转战桐柏;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后防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所在地。跟随军队的步伐,红色金融也在这里生根绵延。

在河南省档案馆中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档案资料——《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区行营业简章草案》,其上明确记载了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区行的十项核心业务:本币兑换;小本借贷;短期贷款;工业贷款;投资经营;外汇买卖;金银买卖;仓库业务;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区行营业简章草案》(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1947年,中原解放区建立初期,面临诸多经济困难,货币市场的混乱是破解这些问题的最大障碍。国民党法币等同废纸,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一背景下,194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银行钞票的决定》(简称《一二五决定》),确定中州钞为中原局所示各区统一的本位币。1948年6月1日起,中州币正式发行。

《南阳平顶山钱币发现和研究》一书中记载,随着中州币发行,各区分别成立了中州农民银行分行,以加强对财政金融工作的指导。桐柏区是中原解放区内较早发行中州币的地区之一。6月16日,桐柏区党委专门印发了《区党委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钞票的指示》,从而使中州币在桐柏解放区的发行进入实施阶段。

桐柏区在推行中州币的过程中,与国民党法币进行了激烈斗争。中州币发行前,中原解放区允许法币和冀南币共同流通,待中州币发行后,中原解放区大部分地区开始限制法币流通,主要方法是压低法币价格,禁止大面额(5000元以上)法币使用等。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币制改革,中原解放区各地开始明确宣布禁用法币。桐柏区查禁法币的工作大致上分为3个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有重点的查禁阶段、普遍查禁与澄清市场阶段。

按照区党委、行署的部署,桐柏区以一、三分区为重点进行肃清法币的工作,其日程安排是1948年9月10日以前,主要进行宣传动员;9月10日以后开始选择各区重要城镇进行重点查禁,同时发动群众开展缉私活动;9月26日以后为全面查禁阶段,肃清基本区的法币,对违法使用的法币实行没收,在边沿区则采取拒收法币而以货换货的办法,将法币排挤出市场。争取9月30日在基本区肃清蒋币,澄清市场,然后波浪式向外发展,将蒋币完全赶出本区去。9月下旬,桐柏区党委决定继续肃清一、三分区部分地区残存的法币。中原局财经办事处规定法币的最后兑换日期为10月20日,过期即成废纸。

经过两个多月的斗争,1948年10月底基本上把法币驱逐出境,使中州币流通更加广泛。

放眼此时的国内战争形势,被封锁的解放区正连成一体,解放区不断扩大,内部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情况得到改善,相互经济往来增多。但是各解放区银行以本区货币为单一的本位币,货币不统一造成跨区流通不便,制约了野战部队的跨区作战行动。因此,筹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从而实现了全国金融的统一,结束了旧时代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揭开了中国金融史的新篇章。

1949年2月10日,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分行发布《关于开展宣传使用人民银行钞票由》的通知,其中提到“兹因战争很快在全国取得胜利,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为了发展生产,便利物资交流,人民银行已开始发行全国性的货币——人民银行钞票。”“我们应当全力支持助其行使。”

《中州农民银行桐柏分行通知——关于开展宣传使用人民银行钞票由》(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1949年3月10日,人民银行中原区行建立,中州农民银行各级行兼理人民银行业务,人民币与中州币混合流通;3月22日,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成立;12月底,中州农民银行职能正式转并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州农民银行的名称及印信停用。至此,中州农民银行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桐柏分行也逐步消逝于历史尘埃。

责编:任浩鹏丨审校:张翼鹏丨审核:徐姣

监审:万军伟丨监制:王鲁峰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