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情绪管理教育”:家庭不应忽视的成长必修课
苏菲聊教育
2024-11-25 17:53:22
在育儿的复杂拼图中,情绪管理教育这一板块常常被家长们遗落,然而它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为何孩子常常在情绪的漩涡中失控?或许是因为家长们未能重视并有效开展情绪管理教育,致使孩子在情感的波涛里随波逐流。


以孩子在情绪爆发时的种种表现为例,看似是孩子无理取闹,实则反映出家庭情绪管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谁让孩子在情绪的迷宫里迷失方向?不就是那些对孩子情绪变化视而不见、缺乏引导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情绪管理塑造最核心的,往往是善导,是一种耐心引领与巧妙化解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视而不见”,情绪波动要帮孩子理解


家长们普遍爱 “只关注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孩子内心的情绪起伏置若罔闻,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简单地认为孩子在任性或不听话,而不去探究情绪背后的根源”—— 这在家庭育儿日常中极为常见。


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后回家闷闷不乐,家长却只是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对孩子低落的情绪毫无察觉;孩子因为考试压力大而焦虑烦躁,家长却指责孩子不够努力,没有意识到孩子正被负面情绪所困扰。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视而不见如同冷漠的冰山,孩子则在一旁 “情绪压抑”,内心的情感得不到理解和宣泄,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会影响孩子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觉得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无需大惊小怪,或者认为关注情绪会耽误孩子学习等重要事务”,殊不知,长期的视而不见成了孩子情绪健康发展的 “绊脚石”,反而让孩子在面对情绪困扰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只能任由情绪肆意蔓延。


譬如孩子在与朋友发生争执后的例子:孩子和好朋友吵架后,心情非常低落,回到家后一言不发。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异常,依旧按照往常的安排要求孩子做事。孩子在这种被忽视的状态下,内心的委屈和难过不断积累,可能会对友情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脆弱且不可靠的,在以后的社交中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轻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情绪认知阻碍者”。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频繁出现问题,因无法妥善处理情绪而陷入矛盾与冲突,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情绪管理困境促成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因为丢失了心爱的玩具而大哭,不耐烦地说:“不就是个玩具嘛,别哭了,再买一个就是了。” 孩子的悲伤并没有因为家长的话而减轻,反而觉得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对这个玩具的特殊情感,在后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更加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困惑发问:“我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他就一直闹情绪呢?”


殊不知,忽视再多,也不如帮孩子理解一次情绪的波动。


02 家长的情感淡漠,其实是孩子情绪失控的源头


无数次的情绪忽略、根源漠视、疏导缺失,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情绪失调基因”。


为何情绪失控?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成长中有温暖的情感港湾,当情绪出现时,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正确引导,从而学会识别、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忽视在情感的角落。


每一个 “别闹了,没什么事”,都是一个潜在的 “情绪失控诱因”。家长们总喜欢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孩子的情绪问题简单化,忽视孩子内心对情感关怀和情绪管理指导的强烈渴望。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情感淡漠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在情绪风暴中的无力挣扎”。

譬如孩子在面对比赛失利时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一遇到比赛输了就大哭大闹,怎么劝都没用。”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在孩子以往的经历中,从未在比赛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如让孩子正确看待比赛结果、认识到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在比赛失利后也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分析原因、排解失落情绪,而是任由孩子独自沉浸在悲伤和愤怒之中。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比赛,因为一个小失误没有获得理想的名次。回到家后,孩子情绪崩溃,大发脾气。家长不仅没有安慰孩子,还批评孩子不够认真。孩子在这种双重打击下,对自己产生了过度的自责和否定,在以后的比赛和活动中,只要一有压力就会情绪失控,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表现和发展。


结果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情绪失控现象频发,在学业上可能因为情绪问题影响学习效率,在社交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在家庭里也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引发家庭矛盾,家庭氛围也因孩子的情绪问题而变得紧张不安。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脾气不好,而孩子心里想着:


“你们从来都不关心我的感受,我怎么能控制好情绪呢?”


03 亲子情绪管理提升是双向互动,引导才能有和谐


亲子情绪管理提升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情绪修正”。


不理解孩子在情绪失控时的心理变化,忽视孩子从情绪平稳与和谐相处中获得内心安宁和他人喜爱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淡漠态度去阻碍。孩子自然感到孤独,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情绪管理提升的关键。与其盲目地视而不见,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和心灵慰藉。

比如,孩子在考试成绩公布后因成绩不理想而极度沮丧。假如我们一味以 “考不好是你自己不努力,有什么好难过的” 为由,批评孩子,孩子往往会更加消沉,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并且在以后面对挫折时,情绪反应会更加激烈。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如是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是不是考试时太紧张等,引导孩子认识到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全部,鼓励孩子制定改进计划,在孩子情绪逐渐平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 “你能这么快调整心态,很棒,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进步”,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看到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而垂头丧气,生气地说:“你平时都干什么了?考这么点分,还在这儿哭,赶紧学习去!” 孩子听了,心里更加难受,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在后续的学习中情绪低落,成绩也没有明显提升。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吧。你先说说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我们一起想办法改进。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不过这只是一次小挫折,你能克服它的,我对你有信心。”


孩子欣然接受,在家长的引导下,认真分析了自己的问题,制定了学习计划,在情绪上也逐渐恢复了乐观,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亲子关系在情绪管理提升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所以事实上,亲子情绪管理提升的秘诀并不在于强行压制,而是引导的智慧与对孩子情感的尊重。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共情但不纵容:真诚共情,让孩子在情绪管理提升中感受到被理解,才能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适当的共情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的情绪,而是通过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情绪体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在孩子情绪激动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引导孩子反思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式,这种 “情感共鸣与引导”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1.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情绪和谐化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情绪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1.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情绪稳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情绪管理提升不只是对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情绪管理提升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冷漠忽视的家长”。


面对亲子情绪管理的问题,选择是继续情感淡漠,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情绪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情绪和谐构建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情绪管理提升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