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香玉丨守望的灯火:留守之地的温柔
天辽地宁十四城
2024-09-13 20:08:02
  守望的灯火:留守之地的温柔
  在那片被岁月轻抚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或佝偻着背,在夕阳下拉长了寂寞的影子;或稚嫩未脱,眼中闪烁着对远方无尽的期盼。他们是留守的老人与儿童,是乡村深处最温柔的守望者,用各自的方式,编织着关于等待与希望的故事。
  黄昏下的守望
  夕阳如一位慈祥的老画家,将天边染成温柔的橘红,缓缓沉入地平线。村头的老槐树下,李大爷正眯着眼睛,抽着旱烟,那袅袅升起的烟雾似乎承载着他所有的思绪,飘向远方打工的儿孙们所在的城市。他的脸上沟壑纵横,每一条皱纹都记录着岁月的风霜和无尽的牵挂。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喃喃自语:“孩子们,吃饭了吗?天冷记得加衣。”
  李大爷的家,是一间略显破旧的土坯房,但屋内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贴满了儿孙们的奖状和照片。那是他心中最宝贵的财富,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一盏孤灯相伴,细细端详,心中既有骄傲也有酸楚。他知道,这份荣耀背后,是孩子们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而他自己,能做的唯有默默祈祷,期盼他们能平安归来。
  星光下的梦想
  与李大爷的孤独守望不同,村里的孩子们在星光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小芳是村里的留守儿童之一,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外出打工,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每当夜幕降临,小芳便会搬出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向往。
  “奶奶,你说爸爸妈妈会回来吗?”小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会的,孩子,他们挣够了钱,就会回来看你的。”奶奶抚摸着小芳的头,眼里满是温柔与坚定。
  小芳的梦想很简单,她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告诉他们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奶奶。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她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也是连接她与父母之间最坚实的桥梁。
  爱与希望的传递
  在这个被留守气息笼罩的村庄里,爱与希望从未缺席。志愿者们的到来,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了这里的阴霾。他们带来了书籍、文具,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关爱与陪伴。每到周末,志愿者们就会组织各种活动,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带他们做游戏,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而对于老人们,志愿者们则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有一次,村里举办了一场“手牵手,心连心”的文艺晚会,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和舞蹈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老人们则用深情的朗诵和歌声,传达了对儿孙们的爱与期盼。那一刻,整个村庄被爱与希望的光芒所笼罩,所有的等待与孤独都化作了前行的力量。
  未来的曙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交通和通讯条件,使得外出务工的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与家人联系。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乡,让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不再孤单。
  小芳的父母在外打拼几年后,也决定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小型加工厂,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村里的乡亲们提供了工作岗位。他们终于能够每天陪伴在小芳身边,看着她一天天长大,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幸福。
  而李大爷,也迎来了他的晚年幸福时光。儿孙们轮流回家照顾他,陪他聊天、散步,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每当夕阳西下,他总会拉着孙子的小手,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漫步,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留守老人与儿童,是乡村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关注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因为,每一个留守的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等待的身影都渴望着爱的拥抱。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所有的留守都能成为过去,让爱与温暖洒满每一个角落。

  陈香玉,女,1975年出生,本科学历,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文学作品集《千年遗韵安心归处是辰州》编委会主任、《古郡流芳盖州民间故事集》副主编。
  特长:音乐、书法、绘画、诗歌、散文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