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潘位力:北大国发院研究生会的起源和发展
顶端财经
2024-08-29 21:23:48

题记:今年是北大国发院(前身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英文简称CCER)成立三十周年。国发院走到今天,能在教学、科研、智库等领域有所成就,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离不开师生校友的接力开拓,风雨兼程,以及各界的呵护与鼎力支持。值此3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启动“我与北大国发院(或我与CCER)”主题征文,欢迎师生校友和各界伙伴不吝赐稿,通过您的文字,让更多人一起走进那不曾褪色的岁月。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潘位力同学,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席。

起  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是学院党委领导和学院团委指导下的研究生群众性组织,以服务全院研究生为根本宗旨,在研究生就业发展、学术研究、文体生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幸逢院庆三十周年,研究生会专访了行桂英、蒋少翔、张居衍、顾义河、张洪、王勇、蒋承、潘洋洋等老师和校友,回顾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的起源,形成了对研究生会各项活动历史脉络的追溯。

研究生会是学院层面最早建立的学生组织。1996年,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以下简称中心)开始招收研究生,由于学生数量较少,活动场地有限,研究生没有成型组织。       

时隔一年,朗润园院区修缮完成,时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海闻教授提出,中心需要有一个正式的研究生组织,方便开展各项学生活动。中心领导一致认可了组建研究生会的提议,并对筹备中的研究生会提出了两项要求:

首先,研究生会主席团需要经过选举产生;

其次,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研究生会的活动经费需要自筹,这一要求也是学院早期研究生会的最特殊之处,因为北京大学其他院系的研究生组织多数是学院拨款的。

1997年,在中心领导的支持下,研究生选举出了以顾义河为主席的第一届研究生会,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开始拥有了正式的学生组织。

林毅夫教授为第八届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蒋承撰写的评价

初期的核心内容   

研究生会建立之初,文体生活、学术研究和节日庆典是三项核心内容。

文体生活方面:1997年,研究生会组织研究生参加北大杯足球赛,进入了八强,遗憾被当年冠军光华管理学院淘汰,这是学院研究生会第一次在学校大型比赛活动中亮相。参赛期间,学院给予了研究生会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支持,虽然冬季球赛伴随着降雪天气,但是易纲教授等中心领导和老师全程到场为球队加油,并为球员购置巧克力等补给品。研究生会还举办了学院的第一届羽毛球比赛,地点设在朗润园致福轩门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会继承、改造和发扬了由1996级研究生创办的“偶得”宿舍走访活动。1996年,由于研究生规模较小(仅12人),研究生于每周周一会邀请1-2位学院老师至宿舍开展交流,张维迎、宋国青等教授都曾受邀来访,与同学们畅所欲言,这也是学院最早的具备正规形式的研究生活动。研究生会成立后,“偶得”宿舍走访活动通过开学初教师定期走访的方式保留下来,日后演化为研究生入学的惯例性活动。             

2001年CCER足球队合影

2004年CCER趣味运动会,海闻老师与同学们

学术研究方面:研究生会积极拓展自身影响力。1997年,研究生会创办了CCER学刊,首开国内经济学界学生办刊之先河。CCER学刊按季度刊发,主要设置了两类来稿方式,一是学校内外研究生自由投稿,二是学院内部学者约稿。CCER学刊在国内学界一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CCER学刊

首先,作为学生自办刊物,CCER学刊甚至能与复旦大学核心刊物《世界经济文汇》形成稳定合作,可直接推荐文章发表;其次,CCER学刊唤起了有志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优秀本科生加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积极性,例如,据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勇副教授回忆,1999年他在北京大学三角地旧书摊偶然发现了一份CCER学刊,学刊中研究生撰写的一篇DSGE主题的宏观经济学论文彻底打动了他,使他下定决心甘冒丢失复旦大学保送研究生名额的风险报考北京大学,最终如愿以偿就读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此外,在林毅夫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系列讲座,邀请阿克洛夫、蒙代尔、阿玛蒂亚•森等国际知名学者为研究生讲授经济学最前沿理论,研究生会第一次作为学院研究生组织负责重大活动的场地秩序维护、学生通知宣传等事宜。    

节日庆典方面:1998年,研究生会第一次举办中秋晚会。第一届中秋晚会由研究生会和CCER经济学双学位学生会合办,节目形式包括小品、舞蹈等,而陈平教授建议增加中秋主题的唐诗接龙比赛,则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晚会一经举办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研究生会每年固定的节日庆典活动。      

2002年CCER中秋节晚会

随着学院蓬勃发展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会的活动主题愈加丰富,活动形式愈加多样,活动内容愈加精彩,期间涌现出了承泽职涯(承泽园落成前曾用名朗润职涯)、学术与人生、承泽Coffee Hour、国家发展青年论坛等品牌活动。

“承泽职涯”系列活动是研究生会针对研究生就业发展问题举办的经验讲座。承泽职涯讲座的前身是2009年研究生会主办的“中心校友系列讲座”,邀请知名校友为在校生分享入职故事和职场经验。早期讲座主题侧重金融业界,现存资料中最早的职业发展讲座办于2009年3月29日,邀请了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1997级博士张都兴分享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后期讲座主题逐步拓展至金融业界、学术界、国家机关、国际组织等各个领域。“承泽职涯”系列活动深受本院广大研究生欢迎,发扬了国家发展研究院一贯倡导的代际“传帮带”精神,缓解了研究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部分“承泽职涯”讲座吸引了外院乃至外校的研究生到场聆听,展现了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生的优秀风采,扩大了学院研究生会的影响力。

2006年,“人生.理想”系列第七讲由李玲教授主讲,行桂英老师主持

“学术与人生”系列活动是研究生会为知名教授和青年学子搭建的交流平台。学术与人生讲座的前身是“人生·理想”系列交流,肇始于2005年,第一期讲座邀请了朱家祥教授以“心理建议”为主题分享其人生历程。之后,周其仁、林毅夫等教授接连通过这一平台与学院学子定期沟通。2010年,随着学院规模日益庞大,小范围的日常交流无法满足学生的聆听需求,“人生·理想”活动脱胎换骨,以“学术与人生”系列讲座的形式重新呈现,第一期讲座即邀请了黄益平教授宣讲求学经历和人生体悟。“学术与人生”为知名教授和广大研究生建立了定期沟通的渠道,协助研究生找准了未来发展的定锚

2009年周其仁老师给同学们做“学术与人生”系列讲座

“承泽COFFEE HOUR”系列活动是研究生会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而举办的定期分享。2021年10月23日,研究生会举办了首场COFFEE HOUR活动,邀请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聂卓和樊仲琛分享政治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有趣话题。后续,COFFEE HOUR活动的分享嘉宾从学院高年级研究生扩展至学院年轻教师,分享对象从学院同学扩展至全校乃至外校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分享主题从学术议题扩展至从事学术工作的心路历程、经验教训、思考总结等。承泽COFFEE HOUR为广大研究生开辟了组会之外的“第二课堂”,以畅所欲言、头脑风暴、想法交换的形式,促进了研究生之间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形成合作、取得成果,获得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国家发展青年论坛是研究生会和学生会主办、CCER CLUB合办、邀请全国高校经济学子参与的年度学术论坛。早在2004年,研究生会就尝试依托CCER学刊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得到海内外经济学子的积极响应,投稿量高达近200篇。为延续国家发展研究院在经济学青年学子中的学术影响力,2018年,研究生会联合学生会举办了首届国家发展青年论坛,接收海内外经济学研究生的论文稿件。首届论坛热度较高,共收获了近500篇稿件,研究生会从中筛选出46篇稿件作为参赛论文,进而通过现场汇报和教师打分的形式评选国家发展观察奖。截至2024年,国家发展青年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论坛展现如下三方面特点:一是投稿数量不断提升,第六届论坛收到稿件数近千篇,倍于首届论坛投稿量;二是主题范围不断拓展,首届论坛仅设发展、金融、环境、产业四个分论坛,后续论坛在此基础上增设了贸易、管理、劳动等分论坛;三是社会影响不断加强,首届论坛单篇推送文章最高阅读量为1687人次,第六届论坛单篇推送文章最高阅读量突破6668人次。国家发展青年论坛既是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春季学期的工作重心,更是全国经济学青年学子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

2018年第一届国家发展青年论坛

研究生会二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展壮大而逐渐成长的历程。研究生会将时刻牢记服务全院同学、发出国发青年声音的使命,承前泽后,开创新的未来。

供稿: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 潘位力

访谈资料整理: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 钟睿煊

鸣谢:行桂英、蒋少翔、张居衍、顾义河、张洪、王勇、蒋承、潘洋洋等老师和校友    

来源: 北大国发院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