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非遗创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
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2024-10-07 08:21:45

赓续文化根脉 彰显时代价值——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

岫岩玉琢,高跷起舞;帕扇翻飞,锡光异彩……以非遗绘就辽宁画卷,以匠心传承新时代韵律。9月28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辽宁篇在央视播出,生动展现了“多彩非遗 天辽地宁”的壮丽景象。

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辽宁省已拥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79名;同时,还拥有两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项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处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以及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政策法规完善和基础支撑强化方面,辽宁省始终不懈努力。自2022年以来,辽宁省相继出台了《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辽宁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健全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法规体系,不断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在加强文化保护和推动传承发展方面,辽宁省持续发力。为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辽宁省大力推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并持续开展传承人记录工作。2023年,辽宁省认定了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9名,涵盖了十大非遗代表性项目门类。同时,辽宁省还积极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组织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高校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
在践行文化惠民和共享保护成果方面,辽宁省不断创新。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特定节令为契机,辽宁省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以“惠民、乐民、育民”为宗旨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从2022年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到2023年的“辽海情韵”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非遗曲艺周暨东北三省东北大鼓展演交流等活动,再到今年6月在沈阳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城市活动,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让非遗文化深入千家万户,触手可及。
在文旅深度融合和融入现代生活方面,辽宁省积极探索。辽宁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辽宁省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并建设了一批非遗特色景区,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研学产品等,让非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辽宁省还通过调研全面摸清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培育了特色线路。
在服务重大战略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辽宁省积极作为。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的深入推进,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长城沿线非遗传承保护项目,加强了长城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推动了非遗系统性保护,并完善了名录体系建设。同时,辽宁省还公布了17家非遗工坊,推动非遗保护的同时带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乡风文明。
在推动非遗“走出去”和讲好“辽宁故事”方面,辽宁省不断前行。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辽宁非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往来互鉴,展示辽宁非遗保护成果并推广非遗特色产品。仅2023年一年时间,辽宁省就组织了47个代表性项目、137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其他省市开展的非遗展演交流活动。春节期间,更有6个具有浓郁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远赴俄罗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展示辽宁的独特魅力与风采。此外,辽宁省还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连续四年组织传承人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并与塔城地区共同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交流活动,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往来和交流互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辽宁力量。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非遗热线:010-56883097           13810295118


树立行业榜样    提升企业形象

扩大产品知名度    年度人物影响力

非遗体验地    旅游打卡点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010-56883097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