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用心用情托起幸福“夕阳红”——我市全力打造养老社保领域经办服务新模式
濮阳网
2024-09-25 08:17:35

《2023 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常住人口为370.1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70.3万,65 岁以上人口为54.8万。按照联合国常用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为加速构建养老社保领域标准化、安全化、便民化工作体系,达到全流程优化、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服务、全天候预警的目标,持续增强全市人民群众在养老社保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近日,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推出《濮阳市养老社保领域“三化”“十办”专项实施方案》,大力推行高效办、规范办、精准办等“十办”创新举措。

推进养老保险经办标准化新进程

养老保险经办标准化,是提升养老社保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在养老保险经办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以参保管理高效办、退休审核规范办、待遇核发精准办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标准化的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拓展线上办事渠道,在参保单位中广泛推广使用电子钥匙,通过网厅及时办理参保登记;充分运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河南社保客户端、电子社会保障卡微信小程序等载体,实现掌上申请,实时查询办理进度,足不出户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引导参保单位和个人运用手机APP、网上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查询个人权益记录,真正实现便捷高效;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险补缴业务,提高工作效率,经审核符合补缴条件的,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中断社会保险关系,参保人员一般信息变更、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等业务“一证通办”,推动参保职工群众仅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即可办理,提升群众办理社保便利度。

推行退休档案预审制度,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3个月内的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进行提前审核。全面梳理涉及退休办理的52项政策依据,制定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办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确保退休审核公平、公开、公正。

对审核过的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参保缴费信息做到精准推送,压实经办、复核、审核、审批每个环节责任,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核算准确无误,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与合作银行签订《社会保险待遇支付代理银行服务协议》,开通社银直联,建立传送机制,实现社银系统实时对接,切实保障服务对象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打造养老社保服务便民化新体系

养老社保服务紧密关乎百姓生活,其便民化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更好满足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需求,我市大力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便捷、高效、贴心的养老社保服务体系。

“一件事”联合集成办。整合养老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与退休相关联的9项事项,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实行线上线下服务融合,采取“一张清单”“一窗受理”“一表通办”“部门联办”服务举措,构建退休高效联办工作制度。实现退休“一卡通办”,即单位、个人持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申请办理退休“一件事”相关的全部人社业务,最大限度方便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

业务前移就近办。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将530项“全省通办”社保业务前移到乡镇(街道),将18项城乡居保高频业务前移到村(社区),范县、台前县先行试点,在全市全部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高频业务全覆盖;在市、县城区内打造35个“五星”社保便民服务点,构建“城区步行10分钟、乡村全覆盖”社保服务圈,提升社保公平性和普惠性。

高频业务便捷办。在全市政务服务窗口设置自助一体机,涵盖社保查询、业务办理、待遇资格认证等模块,并提供业务指导、政策答疑等服务;整合经办资源,打破险种之间的业务壁垒,加速推进县(区)、乡镇(街道)社保业务融合、功能提升,实现群众“进一家门、办所有事”;大力开展待遇领取资格“无感认证”,强化手机APP认证,实现认证“零跑腿”,向即将达到一个认证周期的离退休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对高龄、行动不便等离退休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力争待遇按时安全认证率达100%。

筑牢社保基金风控安全化防火墙

社保基金是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福祉。在推进社保基金风控安全化的道路上,我市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受审分离闭环办、内外联动协同办、内控稽核常态办、全员轮岗廉洁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力守护社保基金安全。

建立受审分离架构,将“受审融合”转变为“受审分离”,全面优化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审核办理经办模式,实行全业务链条闭环管理。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退休管理事项,创新实施档案审核、待遇核算、待遇发放(终止)业务分离。

建立跨部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共享比对、协查、会商等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充分发挥濮阳省际交汇地理优势,与冀南、鲁西、豫北等相邻地市建立冀鲁豫地区常态化合作关系,协同开展省际城市定期交流互访、业务经办合作,以及省内城市信息数据共享和业务跨区“飞检”等工作,融合外部力量,提升经办质效。

创新实施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包联机制,常态化开展跨区域异地业务交叉互查、专家团抽查、疑点数据筛查等工作,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死亡人员“零报告”制度,建立筛查、派发、核查、审核、反馈“谁查谁负责、谁查谁反馈、反馈到谁谁停发”的责任到岗到人机制,做好随机抽查和智能筛查,实现内控工作常态化、全程化、信息化。

在全市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实行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异地任职机制,紧抓“关键少数”;通过岗位历练、交流互鉴等方式,严格落实社保领域业务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高风险岗位定期轮岗,建立起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本报记者 白国华 段利梅 通讯员 李涛峰 孙利平

编辑: 薛丽慧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