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孝德:自古英才出寒门、躬耕造就大丈夫|读懂大国乡村(15)
张孝德
2024-10-09 13:48:13

在古代中国,躬耕不仅是治国的重要仪式和理念,在家国一体中国,躬耕也是治家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在中国乡村传承几千年的耕读传家的传统。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在古代乡村使用频度很高的这幅对联,是对中国古代长久治家的规律。

在古代中国为国家培养的治国良才,分布在中国乡村的那些大家族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这些延续几百年经久不衰的家族,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恪守了耕读传家的传统。

大家熟知的曾国藩家族传承至今已经有190多年。曾国藩的治家经验是“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认为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 子;第 三,看 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其实这三条的核心就是耕读二字。

在中国家族史,被誉为天下第一义门的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最具有辉煌的耕读传家的家族。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

后宋仁宗在文彦博等重臣上疏建议下,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34庄)。从此,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据最新统计,当今义门陈姓人口达到6000多万。义门陈氏的秘密,就是他们形成了一套类似共产主义的家族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族产共有,家无私财,共同劳作,平均分配。人无贵贱,诸事平等。

义门陈氏家族自备生产、自给自足自成体系,不像《红楼梦》哪里的大家那样,雇佣大量奴婢,大观园的主人过着玉食锦衣、被人伺候的生活。义门陈严格秉承耕读传家,在义门的田庄形成的是“八百斗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景象。他们生活在一个财产共有、男耕女织的自足自立的小社会中:

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儿孩不识母

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就是农耕社会,不劳作就没有饭吃,不要刻意传承。

其实耕读传家最重要作用是那些富裕的大家族,如果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对于富有的大家族,不需要劳作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从躬耕所具有教育功能而言,越是这些大家族越显得重要。因为躬耕传承与培养是一个“勤”字,还有一个“俭”字。

曾国藩十六字箴言家风讲的就是这两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著名的朱子家训中最突出的也是这两个字:“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被概括为朱子家训的六字箴言中的勤、俭、诚、读、善、舍,排在前两位的也是这两个字。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家训:“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

对于什么是大丈夫,孟子解释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能够独行其道,实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生活,古代文人墨客发现,就是足躬耕田园的农夫生活,只有在这样一直生计能够自足,精神上可以土地对话交流的农夫生活就是能够实现大丈夫的理想生活。

正因为如此,躬耕南山下,回归田园居,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官员追求的理想中一种自我修行的生活方式。甚至这种归根田园的生活,还被国家所认可,为了能够这种躬耕能够在士人、官员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古代国家还形成了具有强制性必须接受这种教育的制度。如当兵退役之后的解甲归田制度,还有告老还乡制度。告老还乡让久在官场的官员,回归田园养老,不仅可以使他们过上一种在躬耕劳作上过上回归更自然、返璞归真,让生命质量更高的生活。

所以在这种生活的吸引力下,古代许多官员,在官场遇到障碍后,最后的归属就是辞官归田、归隐民间,去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陶渊明的归隐田居的生活,成为中国文人生活的楷模。

归根田园,不仅仅是古代文人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也是古人文人,养精蓄锐的东山再起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生活。

诸葛草庐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躬耕于南阳郡。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屈大均(清)。“自古将相出寒门”,这里布衣、寒门就是来自乡村底层社会的农夫、隐士。可以中国乡村成为培养中华文明脊梁的具有大丈夫气概人才基地。

躬耕生活不仅仅是培养大丈夫生活,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的禅修生活方式。1400年前,隋唐高僧、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开创的以农入禅、农禅并重的中国式道风。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成为许多高僧大德恪守的农禅生活准则。

史料记载,隋唐宋时期,是少林寺发展鼎盛之时,也是“农禅”盛行之时,数千僧众以禅入农耕种着上万亩的农田,收获禅意人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在《天童寺》一诗中盛赞农禅并重道风:“同心戮力务工农,真见勤劳养道风。会得新新堂上意,搬柴搬谷是神通。”

此文源自《大国乡村:乡村蕴含中国式未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张孝德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