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淮阳临蔡英烈谱”之《血洒热土,浩气长存——淮阳临蔡黄灿明烈士光辉事迹》
晨之风
2024-09-24 17:24:43



      黄灿明,小名黄三孩,1921年出生于淮阳县临蔡镇东街的一户普通农家,自幼便怀揣着对正义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在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时期,黄灿明毅然决然地站到了人民的一边,担任了临蔡村农会主席及民兵队长的重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园、抗击外敌的坚固长城。
       1947年,淮阳古城依旧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阴霾之下,但希望的火种已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蔓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如星火燎原,迅速席卷各地,各区人民政权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势不可挡。然而,国民党新五军长兼兵团司令邱清泉,为了一己私利和蒋家王朝的苟延残喘,不惜在水东地区(涵盖西华、淮阳、太康、鹿邑、郸城等广阔区域)展开了一场场惨无人道的镇压与清剿行动。他妄图通过铁腕手段,扼杀共产党在各区刚刚萌芽的新生人民政权,特别是针对薛朴若(在淮阳、太康、西华地区)、张笑南(在鹿邑、淮阳、沈丘一带)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重点围剿。
       刚刚成立的临蔡区队,在区委书记钟玉泽、区队长李恒茂的坚强领导下,如同锋利的尖刀,深深插入了敌人的心脏地带。面对装备精良、势力庞大的新五军以及国民党淮阳联防司令张怀明(因其独特的生理特征而被当地百姓戏称为“张豁子”)的地方武装,区队成员们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术,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与拉锯战。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为了精准掌握新五军的动态,为后续的战斗提供有力支持,区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智勇双全的黄灿明带领七、八名精干的民兵,秘密潜入临蔡集,执行侦察与摸底任务。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黄灿明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潜入村庄,谨慎地将队伍隐蔽在东街李胜臣家中,准备利用夜色掩护,开展侦察工作。接下来,黄灿明等人开始在临蔡集宣传共产党政策,历数国民党反动派罪恶,指出光明坚定群众信心,动员群众参加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他们的到来迅速转变了群众对共产党的态度,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警觉。他们的行踪被新5军安排的卧底探知。新五军与张豁子的地方武装得知这一情报后,迅速集结兵力,于深夜时分对黄灿明等人的驻扎地、联络地发起了突袭。敌人凭借人数与装备上的优势,迅速清除了外围的两道岗哨,将黄灿明等人团团围困在屋内。黑暗中,手电筒的强光如利剑般刺破夜色,伴随着匪徒们“都不许动”的嚣叫,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民兵常树清、方保灵见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起身欲取枪反击,却不幸被敌人乱枪射杀,壮烈牺牲。
       黄灿明虽被敌人摁住逮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不出卖同志。他破口大骂,坚贞不屈。敌人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只能气急败坏地对他施加更加残酷的折磨。天亮之后,丧心病狂的敌人竟用铁丝穿透黄灿明的手腕,将他如同牲畜般拴在马尾后,一路拖拽至周口新五军驻地。沿途之上,黄灿明血肉模糊,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屈辱,骂不绝口,依然没有放弃对敌人的痛斥与诅咒。
      抵达周口后,黄灿明已是奄奄一息,但他那双充满怒火与不屈的眼睛依然紧紧盯着敌人。最终,敌人残忍地将他装进麻袋,抛入了冰冷的沙河中。黄灿明,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为了革命还未成家,就这样壮烈地牺牲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
图片
图片
      黄灿明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他的浩然正气,将永远激励着当地人们为正义与自由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黄灿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由于他尸骨无存,当地政府给他建了衣冠冢,后来还在淮阳烈士陵园刻了纪念碑。这位年轻的革命者,以其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在豫东地域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李恒茂口述 李士清整理 2024年9月21常加才补充口述   李涛再整理)

图片

9月21日,文史员李涛(右)采访临蔡镇常加杰老师(左)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