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极刻》第994期
编者按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阵地。
当前,河南正重点培育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和酒饮品等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条京广铁路,隆起河南万亿食品产业带。历时半年,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深入京广铁路河南沿线9市10余县近50家食品企业走访调研,推出“寻味京广·新质食企”系列策划,展示河南食品工业发展新亮点、新面貌,助力河南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海舒 文 马腾飞 摄影
507公里,是京广铁路在河南的长度;9座城市,是京广铁路在河南的脉络;10000亿元,是河南食品产业主营业务的收入。
一条京广铁路,是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是河南食品产业发展的成长印记。
寻味京广,探新而行。即日起,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推出“寻味京广·新质食企”大型策划报道。
从夏到冬,由北至南,近半年的时间里,大河财立方采访团深入京广铁路河南沿线的9市10余县近50家食品企业走访,聚焦传统龙头食品企业增长新曲线,挖掘高成长性食品企业发展新模式,展示河南食品工业发展新亮点、新面貌,为河南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献策。
一条京广线
带来河南食品工业机遇
1999年的盛夏,21岁湖南小伙刘卫平,背起行囊,从平江出发,一路向北,经过长沙来到河南漯河。他带着母亲传授的酱干手艺,准备在中原大地扎根,寻求发展机会。23年后,伴随着一声锣鸣,他打造的辣条巨头卫龙在港交所上市。
刘卫平选择漯河,源于一张地图——起初,他考虑了几个城市,但都不在交通主干线上。于是,他在地图上沿着铁路线寻找,最后圈定了漯河。
刘卫平来到河南的第二年,他的老乡李远征也来了。同样是做辣味小零食,李远征此前曾先后在湖南、黑龙江打拼,最后他也把落脚点放在了河南,在新郑创立了佳龙食品。
对于李远征来说,选择新郑扎根有三点考虑:一是交通发达,新郑位于京广铁路大动脉,来往便利;二是劳动力充足,勤劳的河南员工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资源丰沛,河南面粉资源雄厚,曾经辣味豆制品零食在这里逐渐演变成面制品,随后才诞生了现在的辣条。
目前,佳龙食品年营收近10亿元,辣条产品还出口到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一条铁路,不仅带来了饱含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也把更多的河南食品带向了全国。
1992年,三全食品在郑州市惠济区起步,从一个六七个人的小企业发展成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创立之初,铁路货物品名分类还没有速冻汤圆这个品类,陈泽民带领团队与郑州铁路经过多次沟通,才完成速冻汤圆的首次铁路冷藏运输。三全相关人士说,京广铁路使得公司产品能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从一个地域性食品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性龙头企业。
在豫北的鹤壁淇县,有一片区域叫铁西工业区,它的名称因京广铁路而来:淇县老城区以京广线为界限,铁路以东为居民、行政办公为主,以西发展工业,形成铁西工业区。
现在走进铁西工业区,远远还能看到一座“塔”矗立,它位于飞天生物老厂区,是用来生产麦芽糊精的烘干塔,一度成为工业区的地标建筑。
也是从这个厂区开始,成立于2002年的飞天生物深耕粮食精深加工和生物科技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年加工玉米50万吨、小麦24万吨生产规模、70多种淀粉糖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的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
京广铁路与河南食品工业的故事,就这样多点连成线,又在当时河南“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战略下,掀开了万亿产业崛起的帷幕。
一条产业带
河南食品产业迎来爆发式发展
经济发展,理念先行。
农业资源是河南的优势,但曾经的河南,因未能跳出农业的圈子而长期贫困。农业大省具备打造食品大省的基础和条件,食品产业又是永不衰败、潜力无穷的产业。彼时,食品工业被当作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经济强省的关键切入点。
那,田野里如何长出食品工业?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提出了“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战略,把食品工业列为全省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河南食品工业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均超额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2001年的第四位,位居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之首,被国家有关部门称为“中西部地区发展食品工业的典范”。
这期间,河南积极调整食品工业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开发培育了一批名、优、特、新产品,产品产量、质量、品种、包装等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较为完整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继续做大蛋糕。2009年,河南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是在这个时期,沿京广食品工业产业带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规划》对食品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以及河南省发展食品工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三步走”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其实现路径是做好一个布局、发展三大精深加工产品链、培育四个高成长型行业。
其中,一个布局,即重点建设沿京广食品工业产业带,以这一产业带促进加快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和安阳食品产业密集区建设,并带动新乡、开封、驻马店、信阳等农业主产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快产业聚集。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河南食品工业已经进入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快速发展期。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安阳五大食品产业密集区建设提速,并形成沿京广食品产业带,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60%。
一副新蓝图
河南这样答题
中国食品工业高速度、规模化增长已悄然变化,正在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优化,整个食品工业出现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的趋势。
面临新形势,各地食品工业竞相迸发新特点,“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也成为多个食品大省频频提到的关键词。践行大食物观、打造多元化多场景产品体系、产业集群化发展……在新一轮食品工业大考中,河南又该如何答题?
2021年河南提出,要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其中提到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
优势再造战略投映在食品产业中,可以梳理出当下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牧原、双汇等企业正朝着“世界一流食品企业”迈进的同时,一批带有新基因、新模式、新示范的食品企业正加速成长起来。
锅圈食汇在周口鹿邑投资澄明食品工业园,三年建成了12家现代化食品工厂。2023年澄明食品工业园年产值突破36亿元,带动鹿邑发展辣椒种植3.8万亩。
蜜雪冰城旗下的大咖国际则以全球超3.6万家门店带动全国五大生产基地进行“糖、奶、茶、咖、果、粮、料”的研发生产,引导农民进行订单式种植,形成了具有“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产购储加销”体系。
2023年,河南启动“7+28+N”产业链群建设,把壮大“7+28+N”链群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其中提出,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冷链食品、休闲食品、预制菜、酒饮品等4个重点产业链,分链突破,加快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河南还成立了现代食品产业联盟,重塑河南食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使河南在新一轮的发展当中具有竞争新优势,同时坚定河南食品产业发展的信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这个古老又永远年轻的产业,在河南开始绘制出新的蓝图。
一条新长卷
创业创新故事仍在继续
22年前,飞天生物在京广线西侧成立,享受交通运输为食品企业带来的便利;22年后,京广线及其分支作用持续放大。
今年,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配套的仓储物流中心天舟铁路物流园投建。天舟铁路物流是依托京广铁路的一个分支,共建设了两条专用线,一条是集装箱专线、另一条是普通散货物流专线,项目建成后,将提升鹤壁总体运能,进一步满足原料采购、产品运输等需求。
多年过去,京广食品产业带上的企业生生不息,在中原大地留下的创业创新故事仍在继续。
传统龙头食企在已有优势基础上,正开出新叶。双汇的第三产业园,围绕“进家庭、上餐桌”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整合“肉、蛋、奶、菜、粮”资源,打造新业态,更好地适应消费变化;好想你主攻大单品业务,开发红枣+芝麻系列产品,做差异化市场营销,通过品类创新开拓第二盈利曲线。
高成长性企业,正跻身河南食品工业第二梯队。豫道农业已经成长为酸辣粉类目全国销量第一品牌,酸辣粉也成为继方便面之后,河南在方便速食领域的新星品类;中誉食品,填补了河南宠物食品产业的空白,打破了国产宠物食品低端化竞争,成为年营收超10亿元的新赛道潜力股。
曾经在扩张中折戟的“老玩家”,如今正打出漂亮翻身仗。众品食品从百亿规模到破产重整,如今在烤肠大单品赛道中依然保持领先,上半年,众品食品营收已突破20亿元,增速明显;华英农业成功重整后,在预制菜食品深加工领域做文章,打造华英预制菜新品牌,不仅热销国内市场,还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一些隐形冠军,正在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领域内,独领风光。比如雪麦龙,专注香辛料原料及提取工艺技术开发,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香辛料精油等产品,每年销售规模超6000吨,成为全国三强。
寻味京广,探新而行。食品工业在河南大地上铺开壮阔的产业长卷,我们期待再次读懂它。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
责编:任浩鹏丨审校:张翼鹏丨审核:徐姣
监审:万军伟丨监制:王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