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5月22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在专项行动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企业反映最为强烈和集中”。胡卫列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专项行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就在于这些问题能否得到真正的纠治。
发布会现场。聂辉 摄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截至5月21日,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
胡卫列称,目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胡卫列表示,专项行动要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可感可及、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全社会真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对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心、对坚决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的决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