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卖房留学陷抑郁:留学生背后的苦涩与成长
帽子说育儿
2025-05-19 07:37:21

留学生血泪史:父母卖房供我出国,我却得了抑郁症

**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蹲在老房子门前,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斑驳的墙皮簌簌往下掉,像极了他鬓角新添的白发。“卖了吧,孩子的前途比啥都重要。” 母亲抹着眼泪收拾着老房子里的旧物,那是他们辛苦攒钱买下的安身之所,如今却要为了我出国求学而割舍。就这样,带着父母的全部积蓄和殷切期望,我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却未曾料到,等待我的是一场难以挣脱的噩梦。
初到国外,语言障碍成为我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全英文的授课环境,教授快速的语速和生僻的专业词汇,让我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发表着独到的见解,而我却只能坐在角落,努力分辨着每一个单词,却依然无法理解教授的授课内容。课后,堆积如山的论文和小组作业更是让我手足无措。为了完成一篇论文,我常常熬夜到凌晨,查阅大量资料,逐字逐句地斟酌用词,生怕出现语法错误或表达不清的情况。即便如此,我的论文成绩依然不尽人意,看着同学轻松拿到高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生活上的压力也接踵而至。国外的物价高昂,每一笔开销都让我倍感压力。为了节省开支,我租住在偏远的郊区,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通勤上。狭小潮湿的房间里,霉味扑鼻,隔音效果极差,夜晚常常被邻居的吵闹声惊醒。饮食上,为了省钱,我只能自己做饭,但对于从未下过厨房的我来说,这并非易事。有一次,我在做饭时不小心烫伤了手,看着红肿的伤口,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我躲在房间里痛哭起来,却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在异国他乡,文化差异带来的孤独感如影随形。与当地同学的交流总是充满障碍,他们的玩笑、俚语我常常无法理解,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难以融入他们的圈子。我也曾努力尝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希望能结交到朋友,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每当看到其他同学三五成群地聊天、聚会,而我却只能形单影只地在图书馆学习,那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让我痛苦不堪。
学业的压力、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感的侵蚀,让我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我开始变得焦虑、失眠,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一落千丈。我试图向父母倾诉我的痛苦,但每次视频通话,看到他们疲惫却又强装笑容的脸,听到他们说 “别担心,家里一切都好,你专心学习”,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深知,他们为了我付出了太多,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渐渐地,我患上了抑郁症。每天清晨,我都要鼓起巨大的勇气才能从床上爬起来,感觉生活没有了任何意义。曾经热爱的事物,如今都变得索然无味。我开始害怕与人交流,甚至不敢接父母的电话,我怕他们听出我声音里的异样。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无数个夜晚,我躺在黑暗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小鸟,找不到出路。
当父母得知我的情况后,父亲沉默了许久,母亲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他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不远万里来到我的身边。看着他们疲惫的面容和担忧的眼神,我满心愧疚。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下,我开始接受治疗。慢慢地,我意识到,人生并非只有一条道路,成功也并非只有一种定义。我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失败就放弃自己,更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如今,我的病情逐渐好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留学生活。这段血泪史让我深刻体会到,留学并非是一条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它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同时,我也明白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父母的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再轻易放弃,因为我知道,他们一直在我身后,支持着我、鼓励着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