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吃这些药,炒菜时油一定要少放点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2024-11-27 15:18:30

药物是我们生病时的“救星”,食物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病去医院看病,我们总能听到医生交代完药咋吃后补充一句:注意清淡饮食。

对于清淡饮食呢,大家也都有些误区。

清淡饮食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它注重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摄入过多对身体有害的成分。健康饮食对于疾病的恢复是有利的,比如优质的蛋白质是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

但是并不是确实也不是所有的食物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都是可以吃的,食物相克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药物与食物也会相克吗?

下面就拿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避免的油、盐、水果、茶,来跟大家聊一聊,吃药时,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同服油要减量的药物

大量食用动、植物油的同时,不宜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碳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因为油脂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可影响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从而减少了铁在胃肠道的吸收。

高脂肪性的食物能降低强力霉素、四环素的吸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在服降脂药物时,应忌吃动物油,少吃植物油,以免增加体内脂肪的贮存而降低降脂药物的疗效。

油脂还可增加某些驱虫药的溶解度,从而增加了胃肠道中的吸收,使肠道中药物浓度下降,疗效降低,并且还会引起毒性反应。故服用驱虫药时,不宜食用油脂性食物。

同服需要减少盐摄入的药物

降压药:许多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过多的盐会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利尿剂:利尿剂是帮助身体排除多余水分和盐分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如果摄入过多的盐,身体需要排除多余的盐分,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降低利尿剂的排尿效果。

肾功能不全:过多的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药物的疗效。同时,一些肾脏药物本身就有保钾排钠的作用,如果此时再摄入过多的盐,可能会导致体内钠钾失衡,对健康不利。

非甾体类药物:如保泰松(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使钠、氯离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水肿和血压升高,故服药期间也应采取低盐饮食。

同服下列药时需避开的水果

葡萄柚:

提到水果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葡萄柚,它与多种药物都有着相互作用。葡萄柚汁与他汀类药物,尤其是和阿托伐他汀同服会增加阿托伐他汀的血浆药物浓度,增加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葡萄柚汁和某些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药同服(XX地平)时,可能会升高降压药血浆浓度,导致低血压。在服用奎尼丁,特别还同时联用其他心血管药物时,若同时摄入葡萄柚汁,可能会出现奎尼丁毒性。

葡萄柚或葡萄柚汁还可增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因此大家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应避免食用葡萄柚。

香蕉:

香蕉富含钾和镁,正在服用保钾类的药物(XX普利类)、利尿剂(螺内酯)的患者,特别是严重肾病患者食用过量的香蕉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

香蕉还可影响喹诺酮类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为保证喹诺酮的治疗效果,建议口服喹诺酮药物2小时后再吃香蕉。

牛油果:

牛油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牛油果中含有较多的酪胺。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如司来吉兰、吗氯贝胺、异唑肼等可以抑制酪胺的降解,酪胺蓄积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需警惕该类水果与这类药合用而造成的高血压危象。

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有研究发现,苹果汁可以显著降低抗过敏药非索非那定的血药浓度,另外还会影响抗高血压药阿替洛尔的血药浓度。

不可与茶水同服的药物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色素、糖类、其它(芳香物质、水分、矿物质)等。

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在体内易被分解成鞣酸,鞣酸可与药物中金属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化合物,阻止药物吸收,降低药效。

鞣酸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如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钴(维生素B12)、铋、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等结合发生沉淀,影响吸收。

酶类药物(胰酶、胃蛋白酶、淀粉酶、乳酶生)中蛋白可与鞣酸结合,使酶或益生菌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的药效。鞣酸与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结合,影响抗菌活性。

鞣酸还可与生物碱(麻黄素、阿托品、可待因、奎宁),苷类(洋地黄、地高辛、人参、黄岑)相互结合形成沉淀,影响吸收。

另外茶水中含有咖啡因,不宜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同服,能降低催眠药、镇咳药作用。

此外,茶水也可加强某些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药效,导致患者产生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抗抑郁类药物如苯乙肼等若用茶水送服会使脑细胞过度兴奋,令患者出现严重失眠、精神紧张、过敏等副作用。

最后,建议吃药时饮食需谨慎!使用药物前,咨询医生或药师所用药物是否与日常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文/鲁长俊(药学部)

编辑/张锐 审核/陈爱云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