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面试的求职者比较多,在被拒的人里面,我注意到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来问我原因。
就拿最近的一位求职者来说,从简历上面来看TA和我们需求的职位是很符合的,面试时的问答也比较顺畅,但为什么没有通过呢?下面我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我们就一个产品的主KV画面请TA讲解创意过程。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一个能点燃自己的idea非常重要。你对之非常认可和欣赏,在对其他人分享的时候,自然会充满passion。所以,这是一个专业度的测试。
而TA的讲述,听上去就是简单的“我就是这么着做完了一个设计”,而没有表现出“这个设计,要求是什么,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从0到1呈现的”。简单来说,就是开头没有梳理创意出发点,过程中缺乏趣味性,甚至还给出了“祛魅”的反方向的描述。我们听完的感受是,TA在创意专业方面,更像是一个执行者,而非指导或引领者角色,与我们想要的人还有一些差距。
在发了未通过面试信息后,这位求职者紧跟着问了原因,我也组织了下语言回复:在demo讲述创意KV的过程中,对产品面对的客户群体、甲方的需求、己方的策略和创意思路等表达的不甚清晰。
他应该是get到了我的意思,回复说:谢谢,明白了。
我相信,在TA之后的其他面试中,专业度呈现方面,TA的表现会有所提升。
还有一位求职者我也觉得惋惜。在自我介绍环节时,她将自己的情感历程也掺进来一起讲述——多段工作经历,掺杂了多段不成功的情感经历。
从同为女性的角度,我对这位女生坎坷的情感历程表示同情,但在一个求职场合,面对多位面试官,讲得过多,还是有些不合适。听完之后留下的印象一半是她的工作不顺,另一半是她的遇人不淑。
拒绝她的原因除了这一点,还有她展示的理论理解力和方案撰写能力都有欠缺。
在回绝这个姐妹后,我想,如果她来问原因,我会诚恳地给一些建议,请她下次在其他地方面试时,多展示自己的职业优势,感情经历,对第一次见面的人,少讲为佳。但是她没有追问。我也就没有多说。
其实,多问一句失利原因,多一些反馈,就像做完练习卷后看答案解析,是一个校正自己的过程。大不了,人家不回复嘛。问一下原因,有则改之,何乐而不为?
我们在提案后被通知未中选,我也会第一时间追问提案反馈,大概率会得到回复,当然,得到的多是组织过语言的、比较委婉的答复,但从这些信息中,能感受到己方是分析方面还是专业方面还是表达方面的偏差。下次会尽量避免和提升,其实是好事。
脸皮厚一点,追问一句为什么。受益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