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丰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某场秋季找工作的圆桌会议上,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提出,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多“啃”几年老,不要着急就业,去探索和发展兴趣。他说,这种“啃老”不是不劳而获,而是gap year。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知道很多人准备批评梁永安教授了,不过,我很赞成他。
有好几次,在很多年轻人参加的沙龙上,我都说过类似的意思,而且更激进,“能啃老就啃老,不要有思想负担。”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00后,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毕业后面临着不能马上找到工作的现实。
在纽约访学的时候,我认识一个北京女生,她刚刚从纽约大学毕业,在纽约的时候,她通过打工,没找父母要过生活费,但是,她发现,回到国内,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却做不到这一点。
我告诉她:你父母有两套房,不错的工作,为什么不啃老呢?
00后的父母,大部分是65后或者70后,是中国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大发展最受益的一代人。WTO,房地产,时代的利好都享受到了,如果碰巧也是大学毕业,在一线城市扎根下来、有两套房的家庭不在少数,完全有能力支持“00后”啃两年。
80年代以来,中国几代人成长的核心观念,就是“独立”。在国家话语层面,追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基本国策”;而在个人,从原生家庭出来,自立门户,挣钱养活自己,也开始“天经地义”。
这当然是进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观念。但是,年轻人要真正实现它,也需要“社会前提”,就是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已经有很多论者提出,新世纪加入WTO以来,不管是外向型经济还是房地产推动的城市化,都创造了足够多的岗位,一个本科毕业生,很容易在大城市找到第一份工作。
这是70后、80后两代人自立的基础。他们当然很努力,很多人也有梦想和豪气,但是有时候也有一种幻觉,以为这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其实至少有一半,归功于上一轮的全球化和这二十年的城市化。
但是,全球化已经遭遇挫折,“外向型经济”尽管仍算强劲,却已经增长乏力;城市化到了一个瓶颈,最大的地产公司,都面临着裁员和债务风险。足够清晰的统计数字表明,现在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正在日益变得狭窄。
当下年轻人最主要的两条出路,一是考公务员,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会参与这个游戏,考上就是“上岸”;第二种是考研究生,这算是次优选择,可以推迟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怎么忍心孩子那么卷去考公务员?如今公务员队伍日益庞大,让人想起90年代的“国企”。当财政压力不堪重负,“铁饭碗”会被打破,现在卷考公的人,很多年后没准会面临一次下岗潮。
梁永安教授所说的美好的gap year,利用毕业一两年时间去旅行、探索世界,其实并不是乌托邦,对有条件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一种现实和功利选择,因为这种做法最终会对你的孩子有利。这样的孩子,会更善良、乐观,也会更优秀,这难道不是一种现实主义吗?
我的看法更激进,也没那么浪漫,却也同样现实主义:这几年已经不是强调“独立”的时候,而是一个家庭要抱团取暖,渡过难关。现在,竞争的主体,已经不再是“个人”,而是家庭。父母作为受惠的一代,“既得利益者”,拿出积蓄帮助孩子,重新成为一种义务。
说起来残忍。讨论这个话题,意义主要在于为有条件的年轻人,卸掉“啃老”的道德负担,让其“啃老”啃得理直气壮,让“啃老”跟“废柴”“窝囊废”这类的传统印象解绑。而没条件的年轻人,不在讨论范围内。一个底层的孩子,当然没有资格“抱团取暖”,去送外卖或者工地搬砖,是别无选择;但是,对中产家庭来说,孩子去送外卖,这样的“吃苦”并不会换来才干的提升。如果他有创造性、爱学习,继续花钱支持他两年,是更好的选择。
我主张“啃老”,还有一个原因是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很多人压力极大,基本生活都有困难,这个时候父母如果也是艰难,只有认命。但是,如果父母生活宽裕,你“回归家庭”吃饭,就是天经地义。年轻人在外租房,父母把房子租给其他年轻人,这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表演”。
独立仍然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但是现在的社会条件,不允许把“独立”看成一种道德价值,因为它实在太过沉重,一般年轻人没有能力承受。
无论如何,年轻人都要先活下去,其次是要开心一点,为了这两条,“啃老”算得上什么呢?我们仍然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