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数字包容驱动超大城市社区数智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03 08:06:40

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应对人口密集和社会结构复杂性带来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创新治理模式以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并在技术、制度和社区参与等多方面实现协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提升社区服务效率、促进居民互动和加强社区安全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民政部等九部门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然而,由于数字鸿沟和数字排斥的存在,不同社会群体在技术接入、使用能力以及资源获取上的差异显著,导致部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和教育程度较低者,难以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因此,数字包容问题已经成为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亟须通过政策和实践加以解决,以确保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能够公平地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社区数字包容的需求转型

社区的数字包容性并不局限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在于其与社区发展议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推进。社区治理中的数字包容既包括数字资源配置上的平等,还包括数智空间中不同主体平等参与、融入数智社区建设。在享受各项权利和便利性的同时,居民应免受数智化控制,从而逐步缓解甚至消除技术带来的不平等。通过将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模式转向居民需求导向的“第一公里”接入模式,社区不仅提升了其实践主体性,还增强了复原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转变强调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表达的范式转换,使社区在数字化进程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社区数智治理中的数字鸿沟与排斥

当前我国社区数智治理中的数字鸿沟和数字排斥现象依然存在。首先,在技术层面上表现为接入排斥和算法排斥。虽然社区间享有的智能设备配置等基础设施差异被缩小,但是高成本的智能设备和高速互联网依然限制了弱势群体接入数智服务的机会。在算法排斥方面,数字弱势群体在大数据上“无”存在,其生活状况、需求和偏好未能得到充分反映和记录,从而在数据分析和算法决策中被边缘化。其次,在过程层面表现为技能排斥。弱势群体在数字操作技能、社交能力、创造性思维、安全意识以及数字隐私保护等方面存在不足。技能排斥不仅制约了他们持续和生产性地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还加剧了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现象。最后,在结果层面表现为参与排斥。数智技术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参与渠道,如在线调查、社区论坛、政务小程序等,这些工具理论上能够促进居民的广泛参与。然而,数字弱势群体由于资源、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有效利用,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在社区治理中被边缘化。

数字包容驱动的社区治理策略

以数字包容驱动大城市社区数智治理,从宏观上需要制定数字发展战略规划、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政府、科技企业和社区协同形成包容性与扁平化相结合的治理结构。社区的自适应性、网络性和多样性所带来的内源性驱动力在包容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能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是社区数智治理的具体表现。智能化意味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精细化则指根据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管理;人性化则强调在技术应用中注入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怀。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社区层面数字包容策略和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数智设施布局,确保技术可及性。社区将低收入人群和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其他弱势群体作为重点包容对象,解决其技术接入问题。如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智能设备补贴,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和使用智能终端设备,降低数字接入的经济门槛。在低收入社区和老旧社区部署公共Wi-Fi热点,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加拿大多伦多市实施了为低收入社区、老年人和弱势居民提供免费互联网访问权限的计划。美国康卡斯特(Comcast)通过各地社区中心为低收入学生提供免费Wi-Fi服务,以支持他们的远程学习需求。上海市政府也在重要公共场所提供名为“i-Shanghai”的免费Wi-Fi热点,虽然这并非专门针对弱势群体,但这项服务无疑惠及了所有社区居民。

第二,优化智能服务设计,推动多模态服务交付。技术应用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适应技术。社区在选择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尊重个人发展需要。尤其是注重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诉求,确保界面简洁、操作便捷,提供多语言支持和信息无障碍设计。多模态服务交付要求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不同偏好和技术能力的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接入点,确保所有人都能有效利用公共服务。例如很多社区在有微信群、政务程序等高效宣传渠道下,依然保留了在居民楼、电梯间张贴告示或是打电话等通知手段,防止数字弱势群体被边缘化。

第三,提升数字素养,拓展数字普惠。社区开展系统化的数字素养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的课程,提高居民的基本数字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在社区公共场所设立数字服务点,提供设备和指导,帮助居民解决在使用数字服务时遇到的问题。如部分社区推行的“数字伙伴计划”,通过建构志愿者支持网络,提供数字伙伴等技术支持和辅导,帮助老年人克服手机使用难题,解决实际社区生活问题,提升其数字使用能力。

第四,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内源性驱动。社区数智治理的内源性驱动表现为居民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社区组织积极引导和支持居民参与数字化进程,从而实现社区自我治理能力的提升。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确保政策制定、执行、监督和考核反馈等治理环节的公开透明,并通过拓宽数字化参与渠道,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建立社区数字化委员会、定期召开居民会议和开展意见征集活动,确保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质性参与和发声。同时,利用数字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的公开透明,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信任度,保障治理过程的公平与公正。通过在多元化数字场景中推动公众的实质性参与,注重居民在数字技术使用中的实际受益,实现社区治理的全面优化和居民福祉的实质性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包容作为推动超大城市社区数智治理的关键策略,不仅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还能够实现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包容的实现不仅是宏观治理框架的构建问题,更是一个深入社区层面、关乎个体日常生活的微观实践问题。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字素养、优化智慧服务、融合多模态服务以及强化居民参与和共治,社区将在数字化进程中从被动的受益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以数字包容驱动社区治理迈向智能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最终构建更加公平、美好与可持续的新型数字社区。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程纪豪报纸 齐泽垚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