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火火哥:同步课堂,课本背后的历史——黎民百姓
火火哥
2024-10-06 08:14:21
 #创作挑战赛六期#  #晒出你的国庆记忆#  #2024年的最后100天#  #火火和你学历史# 

    大家好,我是火火哥,今天聊聊“老百姓”“黎民”“黎民百姓”。这些词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但是能说明白怎么来的不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说距今五六千年,社会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帝族、黄帝族、九黎族(首领是蚩尤),部落之间为了生存,为了获取生活必需品,不断的发生战争。炎帝族和黄帝族通过阪泉之战,形成炎黄联盟,炎黄联盟和九黎族的涿鹿之战,形成了华夏族(就是今天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一统,后人尊称炎帝、黄帝为“人文初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民族,由多个民族长期以来交错聚居交融而成,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格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原始先民先民都有各自族群部落的图腾,华夏一统,民族交融,根据各个民族的图腾创造出了“龙”的形象。原始先民之间的战争,是为了生存而战,不存在谁对谁错,黄帝、炎帝,包括九黎族的蚩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黎民百姓”这一词语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历史变迁以及词汇演变密切相关。

    黎民:最早与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九黎族”有关。据传说记载,九黎族是以“黎”为姓氏的一大族群,居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流域一带。在与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对抗中,九黎族战败,部分成员成为俘虏。这些战败的九黎族人被称作“黎民”,最初带有贬义,意指奴隶或地位较低的群体。有时“黎民”也被解释为“民首皆黑”的人,即面色黝黑的百姓,这可能与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有关。

     百姓:原指黄帝、炎帝等部落联盟中具有氏族身份的人,他们通常是有姓氏的贵族 阶层。在西周时期,百姓一词成为贵族的通称,与作为奴隶或战俘的黎民形成鲜明对比。百姓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有特权。百姓一词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姓氏制度和宗族观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身份和地位的重视。

    西周建立,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而黎民(也称庶民)则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等较低等级的民众,两者构成了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春秋末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宗族世袭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这导致了原有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融合。

    百姓地位下降,许多百姓失去了原有的特权,社会地位逐渐下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与此同时,黎民中的自由民、农奴等群体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由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融合,“黎民”与“百姓”这两个原本分属不同阶级的称谓,逐渐失去原有的严格区分。它们开始被用来泛指普通民众,形成了“黎民百姓”这一固定词组。

    “黎民百姓”作为对普通民众的统称,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词汇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平等、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汉语中,“黎民”与“百姓”的区别已经变得模糊,它们常常被用作同义词,共同指代普通民众或广大人民群众。

   想想也有趣,脱口而出的话语,也蕴含很多历史底蕴。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