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5年,陆游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这一年有什么背景呢?
原来在这一年,那位出名的“画家”兼“被俘皇帝”身份的宋徽宗赵佶,已经执政到了第 7个年头,而北边的金朝皇帝太宗,正好命令将军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攻打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由于北宋主战派李纲的顽强抵抗,金兵无法攻入汴京,双方遂签订“宣和和议”。与此同时,金国俘虏了逃亡中的辽国天祚帝,辽国自此灭亡。辽国灭亡后,北宋和金国之间的缓冲带就再也没有了,宋金成为劲敌,两大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都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从这点来看,陆游还真不幸,遇到了一个“傻”皇帝。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必须将北汉留下,以抵抗辽国的进攻。而宋徽宗竟“傻傻”地联合金朝共同灭辽。所谓“联合”,一般都有技术成分,自己是板上的鱼,就别去干猫做的事。陆游就是稀里糊涂地出生在这个战乱年代,他注定过不了清闲幸福的快乐日子,对于苏轼、晏殊、欧阳修等文坛大腕所过的太平日子,也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虽然,陆游出生的时代背景不好,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并没有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因为,要是“农二代”,陆游也就有可能像朱元璋那样,喝不起汤、吃不起饭,只能给地主放牛,牛要是没吃饱,回家就得被地主张三、李四用鞭子抽打。至于读书,那就如“水中捞月,梦里看花”,是奢侈和妄想了。当然,他就更不可能考中科举,走进官场了。
运气不赖的陆游,投胎总算投到了一个好地方,很幸运地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陆宰是南宋著名的藏书家,家有藏书数万卷,被称为“越州藏书三大家”之一。除了藏书之外,陆宰还是一个地方官员,在徽宗政和年间,为淮西提举常平(相当于如今的淮西财政厅厅长 );宣和六年( 1124),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 (主管粮食财务运输的官员,相当于如今的粮食局局长兼银行行长)、迁京西路转运副使等(相当于地方负责粮食财务运输的二把手)。不过,作为陆游一家人,最应感谢的不是陆宰,而是陆轸。因为陆游的近祖从没有当官的,直到从陆轸开始,陆家才正式进入官场。陆轸是陆游的高祖,7岁就能吟诗,后来因为才华出众,很年轻便考上进士,从一个农家少年,一跃成为国家官员,当过太傅(位列三公,一品官员)、吏部侍郎(相当于如今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官职。当然,陆游的亲人中还有一些官员,比如他的祖父陆佃,在哲宗当政时做过礼部尚书(相当于如今的教育部部长);陆游的大哥陆淞,当过辰州太守(相当于如今的辽宁省盖州市市长);二哥陆子清任过岳州知州(相当于如今的湖南岳阳市长)。
陆游生活在这样的官宦家庭,读书学习的条件可想而知,自然要比孔子、庄子、郑板桥、蒲松龄等人幸运得多,肯定不会有读书把家读穷,还得背一身债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陆游之所以能成为南宋的头号诗人,除了他自己的天赋外,还有就是他家的经济条件是一个重要前提,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更直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