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金蝉送福……一块块约60厘米,用黄金樟木边角废料加工的茶台,每一块都工艺精湛、匠心独具,而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都出自嵩山木雕工匠钟松炜之手。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市区大禹路一处独家小院钟松炜工作的地方,初探这位身残志坚的木雕工匠。
今年52岁的钟松炜出生在宣化镇钟楼村,上初中的时候就酷爱美术、雕刻,有时走在路上无意中碰到平整光滑的小木块儿,他就特别兴奋,捡起来像得到了宝贝一样揣在怀里,回家找来自制的工具,在木块上摸索着雕刻一些简单的图案、字等,那时,钟松炜觉得雕刻很好玩。
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钟松炜便辍学在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到附近砖厂打工,没干多久就不幸遭遇意外,导致右腿截肢,此后钟松炜终日消沉,直到两年后,他重新点亮了新的梦想。那是1988年的一个夏天,做家具生意的邻居钟根秀来到钟松炜家,说自己手中的活儿比较急,以前见他用小木块雕刻过多东西,想让他模仿样品做一个试试。于是钟松炜抱着认真帮忙的态度,用了一天时间雕刻成了一个样品,钟根秀看后,大赞钟松炜“复制”得好。就这样,隔三差五,钟根秀就拿些材料、工具让钟松炜帮他加工家具上的装饰。得到邻居的认可后,钟松炜慢慢走出了消沉的状态,开始把学习木雕定为以后的学习方向。
2000年,钟松炜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市区东转盘附近的中原木雕厂招木雕学徒和工人,便收拾了行李来到中原木雕厂。刚进厂,木雕师傅给每人发一套平刀、圆弧刀、三角刀,勾刀等共30把刻刀,简单讲解后就让学徒们练习磨刀,钟松炜内心有点想不通:“自己来学习木雕,为什么要练习磨刀呢?”因此,在磨刀时钟松炜也没有认真对待,半天的时间过后,木雕师傅来检查磨刀效果,结果钟松炜和部分学徒的刀都不合格,这时木雕师傅责备他们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刀都不会磨还怎么学木雕?”一句话点醒了钟松炜。自此以后,他开始虚心学习、刻苦练习,对木雕师傅说过的话,安排的事都格外用心。
刀磨好后,师傅开始教一些基础的雕刻花瓣、云彩、卷草等基本功,本来就有基础的钟松炜加上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就得到师傅们的认可,本来三个月的试用期,钟松炜一个月之后便被破格录用,成为一名工人兼带学徒的师傅。就这样,钟松炜在中原木雕厂一干就是14年。2004年偶然的一次机会,钟松炜认识了嵩山木雕传承人王振北,从他那里,钟松炜了解到更多嵩山地域还有代表性的嵩山木雕方面的信息,有共同志向和爱好的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木雕技艺,针对嵩山木雕传承和发扬方面,他们又专门成立了嵩山木雕研究所。
如今,钟松炜的木雕手艺越来越娴熟,作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以前一年做十几件到现在一年可做30多件,作品涵盖古建筑、室内装饰、根雕、茶台、木雕等。对于木雕,钟松炜也从刚开始的一个谋生的手段,转变成了“应该把这个手艺让更多人知道,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如今,工作之余,钟松炜还经常受邀到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郑州市青年学院木雕艺术专业、河南省根雕艺术协会、中原木雕培训中心等单位去讲课,向更多人传授嵩山木雕技艺。
付出总有回报,钟松炜先后获得河南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名;郑州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南京“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名;河南省嵩山木雕艺术大赛传统组优秀奖,“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民间艺术(根艺、石艺)新进个人、登封市“自强不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