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层干部怎样才算懂农业?
李为山
2024-10-29 09:43:28

基层干部怎样才算懂农业?

李为山,清华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县域经济,农村经济

我长期在基层一线调研和工作,尤其对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有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我曾经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些切身体会。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我对中国千强镇有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其产业发展变迁的过程。无论是对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的农业,我都有一定的具象认识和思考。对于官员的思维方式也比较了解。进而,对于怎样才算懂农业,我有以下七点心得体会。

要熟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不仅包含种养殖农村水利等行业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农业经济政策方面的知识,掌握二者之一,算不得懂农业。此外,还有一种知识来自于实践,就是一个地方的政策史、发展史,要清楚历史上本地区走过的弯路、总结的经验。这些隐含的知识藏在人民群众心中。最好的决策参考信息来自于实践。避免基层官僚化就是要做到不在办公室做决策,不闭门造车式做决策,不偏不倚做决策,不把决策带来的利益狭隘化、特殊化。向群众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要与时俱进看待农业不同时期农民对农业的希望或者期望不同,农业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从过去土地为了让人吃饱肚子,到现在农业变成让农民增收,土地承担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国内整体大环境发生了变化,现在不断有新的名词产生,如特色农业、都市农业、郊区农业等。随着农业上游各类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的利润被不断压缩。进而农业必须要转变新的发展方式,如当下的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优势(如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农业不仅是菜篮子,还是城里人体验农村的新业态,更是农民的钱袋子。

要正确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这几年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地方政府制定了不少的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直面市场竞争,试图帮助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获益。产业政策主要以补贴为主,而竞争政策构成了对补贴政策的巨大冲击。产业政策的出台建立在产业规划基础上,即产业规定大致确立了要发展的内容。政府在用财政资源刺激经济时,不能忘了政策发挥效力的前提条件可可适用范围。尽管我们深知,规划的科学是最大的科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然而,规划出来的结果迟早要面对市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诉诸外部原因,还要从自身原因找起。比如,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准确地、辩证地、客观地认识自身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环境和形势,以及这种环境与形式给一个地方产业带来的制约。如养殖业风险的对冲、种植业面临蛛网模型带来的价格大幅波动。如果政府鼓励村民从事某一产业,则必须考虑到这种制约和限制。城乡融合思维

要懂得项目与农业的关系当前各类项目不断投入到农村地区,希望对农业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农业成为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地。有些项目还承担了延长产业链的功能。国家资金再一次深入农村,这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笔下的改造传统农业已经有所不同,在舒尔茨笔下,“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农业经济增长需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和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强调附着知识的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源泉;改造农业是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而在我国项目进入农村,是为了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降低村集体及农民的产业投资负担。

要熟悉产业市场化运营市场化运营是中西部地区乡镇干部最缺乏的能力。这与西部地区整体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关,也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梯度有一定联系,经济社会环境对干部的思维、思想有很大影响。实际当中的市场化思维就是政府不再包办,不能全过程进入产业链,而是要将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交给市场主体去运营。这一点在西部地区项目制下的村集体项目中体现明显。我们这个时代的干部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后,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全面管制或介入的负面性体会不深。毕竟西部地区多数干部没有市场经济有切身的体验,以及对决策对政策演变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想不凭感觉办事、不固守老经验都难。干部成长规律和成长经历,决定了自身的专长和经验。基层干部作为经济工作的实践者,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广开自己决策的“言路”,是有益于地方发展的。因此,在决策的时候要十分谨慎,要清醒认识到这种全过程干预可能存在的弊端。

要抓好农业政策的协调市场化运营既是一种技术性治理能力,也是一种经济管理艺术。同样的农业项目给不同情况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效可能截然不同,生产要素是否作出了有效的配置,这就是干部管理艺术的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是国家治理、政策执行和民生保障的最重要环节。这些干部是否在各种会议之余结合自身所处地区的发展困境、政策诉求、政策执行中的平衡进行思考和调研。基层的政策执行,往往是各部门博弈的结果,如乡镇与各个局。如果基层一把手对政策执行不关注、不研究,不对执行中的问题随时研究,是要贻误发展时机的。因而,基层干部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清醒的认知,将直接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成效。

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论证。西部地区农业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不同地区有大量的小众的、体量小、知名度低、市场范围有限的特色产业,这是由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农民选择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政府贸然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考虑产业发展面临的潜在的制约因素,如宏观层面国内外大的环境、经济形势,中观层面如产业链完善程度、技术保障程度、产业风险对冲机制,微观层面是否有成熟的市场主体带动、品牌建设等。政府的探索必须要经过科学论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发展好现有优势特色产业,否则不要轻易干预和引导市场。比如,泾源县引进的黑果花楸、海原山门村的红葱,也曾遭遇了发展的困境。而灵武市郝家桥镇上滩村发展韭菜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土特产”的“经济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密切关注农业领域的“其他大多数”。这几年政府通过产业项目实现对一些领域、行业的调整甚至干预,如设施农业、养殖业等。然而,项目的数量毕竟有限,不能覆盖到所有农村。而西部地区农村土地面积广袤,居住人口数量较多。这些地方的农业如何发展?政府的作为有什么空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传导机制更加快速化,对西部地区农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如农业生产资料生本上涨对养殖业、种植业的打击。农民投入大量精力从事的农业,盈利难度上升了。关注“其他大多数”,是难啃的硬骨头。

评价一个干部说他懂农业,其实是很高的赞誉。在一届政府班子成员配置中,有懂农业懂农民的干部十分有必要。不懂农业,至少需要懂农民,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决策对农民群体产生的影响。农民的经济行为深受国家政策和大环境的影响,了解农民既是知晓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也是拉进干群关系的举措。

在基层,需要辨别能力,即哪些政策能为老百姓和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我们不能想当然认为老百姓有清晰的政策辨识能力,基层干部作为管理者也会具有这种能力。这其实是不成立的。经济社会系统每天产生大量信息,农业农村领域每天会发生各类事件,如何正确认识、规范化引导、规范化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