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济源市沁园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构建12345+联动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形成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治本根办的全链条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推动问题解决关口前移
沁园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基层治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对辖区23个居(社区)进行科学划分,设立336个网格,实现47843户实住居民100%覆盖。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常态化网格巡查,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隐患风险。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台账,每周报送街道平安办。针对季节性诉求、常规诉求,纳入12345交办工单前置处理,实现从热线被动接办到网格主动发现的转变,让基层网格成为问题发现的前哨站。
流程再造,提升诉求办理质效
建立接诉即办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形成收、交、办、督、访、复标准化工作流程。对12345热线、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人民网留言等政务平台的群众诉求,确保10分钟内签收,利用钉钉APP实现工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明确承办人、承办部门、承办领导三级责任人,严格落实30分钟内交办、1小时内响应、提前1天办结、回访满意后提前半天答复的工作要求。通过专人催办、现场督办、立项督查、作风督查、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确保紧急诉求快速响应、疑难诉求精准处置、常规诉求高效办理,真正做到接诉即办、办就办好。
系统治理,实现问题长效解决
坚持系统思维,将社情民意作为党工委会固定议题,建立周汇报、月分析工作机制。通过对12345政务平台诉求、信访登记信息、警情信息、网格排查情况等数据的深度分析,每周形成详细工作报表,每月绘制诉求柱状图,从诉求类型、区域分布、反映频次、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复盘。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和潜在矛盾,深挖问题根源,聚合街道各部门力量,建立难题联商、部门联动、平安联治的三联工作机制,通过调整政策、完善机制等治本之策,实现化解一件、治理一片的治理效果。
自12345+联动服务体系运行以来,沁园街道始终秉持问题零积压、办理零推诿、办结零超期的工作原则,平均每周通过网格排查前置处理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约30件,接诉即办处理邻里纠纷、占道经营、违建投诉等问题约90件,联调联动处理疑难问题约5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