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载:“陆浑县,畿。东北至府(今洛阳)一百三十里。本陆浑戎所居,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至汉为陆浑县, 属弘农郡,后属河南尹,后魏改为伏流县,移陆浑县于今理。”清初顾祖禹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载:“陆浑城,县北三十里。《左传》僖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亦谓之阴戎。昭九年,晋梁丙、张率阴戎伐颍。杜预曰:阴戎,陆浑之戎也,以在晋阴地而名。昭十七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以其贰于楚也。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建安二十四年,陆浑民孙陆等起兵南附关羽,是时羽围樊城也。晋属河南郡。后魏亦为陆浑县,又尝置防蛮都督于此。盖伊阙以南,大山长谷,多为蛮居,故置督以防之。东魏为北陆浑县,属新城郡。后周并入南陆浑县。《通典》云:陆浑东北有齐北荆州城。”
根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考古成果及古文献记载:西汉惠帝四年(前191),汉王朝在伊河流域设置陆浑县,治所在今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南留古城位于宜阳县东南部白杨镇南留村东,地处宜阳、伊川、嵩县三县交界处。古城西北距宜阳县城约25公里,东北距伊川县城约25公里,南距嵩县县城约40公里。南留古城处于丘陵地区,四周群山广布,沟壑纵横。地势西高东低,伊河最长支流顺阳河呈东西向穿过城区,有两个源头,分别为南河和北河,其中北河较长。北河发源于伊川县西北部的闷顿岭,在南留村东部约2公里处与南河合流,南留古城就位于两河夹角内的台地上,属“两河夹一川”地貌。所在区域地势平坦,除西部少部分被南留村村庄和南留至白杨镇的乡间公路叠压外,其余皆为农田。地面上遗迹无存,仅从南北两侧河岸的断崖上,可以看到墙基内的城墙夯层。东西城墙保存较好,南北城墙分别被南北两河冲毁一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该城地面上的城墙保存较好,其中西南角保存最高约五六米,西北角和东南角有三四米高,东北角为平地,可能被河水冲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逐渐被破坏消失。
2013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水经注》所载,经初步调查得知,该城平面大致呈梯形,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014年11月,为了解该城的夯筑方式及时代,在东城墙进行了试掘。发现有城墙、灰坑、灰沟、房屋、墓葬等遗迹,出土有陶器、骨器、蚌器、铁器、铜器等。通过考古发掘认定:西汉至北魏期间,陆浑县县城相继在南留建立。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河南山东等地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二月,董卓迁汉献帝于西都长安,并驱关东数百万民众随行。洛阳200里内,无复人烟。陆浑县城东北距汉魏故城150里,正好在此范围之内。陆浑县城在东汉晚期遭到严重破坏,应与这一事件有关。
到北魏时,又在南留增防蛮都督于此。东魏时分置北陆浑县,属新城郡管辖;在南陆浑县地设伊阳都。北周时将其并入南陆浑县,东魏时将其西南部析出,置南陆浑县,县城移嵩县东北13公里的田湖镇古城村,属河南郡,现存有西、北两城墙的一部分。西汉元鼎四年(前 113),改属弘农郡。古城村位于伊河与凤阳河交汇处,前临伊河水,背靠马虎山,乾隆《嵩县志》有“陆浑故城今古城村,县东北四十里”的记载。从考古发现及古文献记载,可以大致理出陆浑县城的演变历史:西汉时期,在南留建造陆浑城;东魏时在嵩县古城村又建南陆浑城,此城继续称“陆浑城”或“北陆浑城”,属新城郡管辖,形成南北陆浑城并峙的局面。隋朝开皇三年(583)十二月,隋文帝下令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整顿,撤销郡一级行政机构,直接由州管理县,把存在600余年的州、郡、县三级制变为州、县两级制,简化重叠机构,加强中央集权。按照改革指令,在今陆浑镇桥北村置伊州,将嵩县域内的北陆浑县(今田湖镇古城村)并入南陆浑县(今田湖镇陆浑村),改名伏流县,隶属伊州。隋大业二年(606),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建立大宋王朝,当年对全国州县进行整合。根据康熙版《嵩县志》记载:宋建隆元年(960),废陆浑县,地域全部并入伊阳县,两个县合并后称伊阳县,县城设在陆浑村。西汉时期设置的南留陆浑县城,由于县治的迁移,开始衰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一代名城至此沦为乡村墟地。
陆浑县断断续续存在近千年,铸造了嵩县历史上的辉煌。强项令董宣、文学家尹知章等曾在陆浑县任县令;著名文学家、诗人杜甫、李白、宋之问、岑参、元结在陆浑留下了著名的篇章;著名宰相房琯、廉吏元德秀、夫子岑勋、大文豪元结都与陆浑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参阅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宜阳县南留古城东城墙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