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内乡县开展科技服务
豫中原
2024-10-18 17:39:18

10月1012日,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团长周建华带领一行4人,驱车400多公里豫西南内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践行并丰富“科技创新年”的内核,推动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10月11上午,河南省科技服务团一行,深入到距离内乡县城60多公里的夏馆镇师家湾村。夏馆镇今年在省科技团队专家的指导建议下充分利用当地的杨树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大球盖菇。由于以往没有种植大球盖菇的先例,两委干部带头解放思想,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河南省科技团队食用菌专家楚老师和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并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指导。

针对内乡县夏馆镇当前的种植状况,河南省科技服务团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对策,一是注意播种用量,播撒种子要均匀,使菌种与料面充分接触,防止水分流失稻谷菌种不要暴晒。二是菌丝生长期,需要消耗氧气,注意在畦面上打孔,孔径2-3cm,间隔50cm左右。播种后正常天气下要保持表层覆盖土湿润,一般3-5天喷一次水,表层覆盖土湿润即可,并保持通风,避免过湿导致病害的发生。播种到出菇大约需要40-45天。三是林下种植虽然能阻挡一部分阳光,但还要注意监测温度和光照强度。最高温度不超过23℃,出菇期温差控制在10℃最理想,如果光照过强可适当增加遮阳网。

10月11号下午,河南省科技服务团一行来到香菇种植基地,此时正赶上秋季第一茬香菇开始采收,楚老师强调‌拉大昼夜温差。香菇是变温结实类食用菌,昼夜温差在10左右时,一般可以正常出菇。白天盖严薄膜升温,傍晚通风降温,连续几天拉大温差,促使香菇发育成菇蕾。‌控制菇棚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相对湿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及时‌割膜和疏蕾。及时割膜防止畸形菇,疏蕾保留形态良好的菇蕾,促进香菇生长。创造适宜的干湿差。前期菌棒内含水量较充足,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棒表面干燥1-3天,再喷水增湿,提升温度,促使下一批菇生长。要初步分级助增收。采摘后,菌菇可进行简单的分级再销售,提高农户家庭收入。

    10月12上午,河南省科技服务团一行到内乡县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经理庞博针对当前园区的种植问题和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度探讨,汇报了目前该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急难愁盼”,急需一位懂得从育苗到定植、田间管理各环节技术,从栽培到病虫害防控,精通技术,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师指导生产;急需周年种植高质高效发展蓝图。该园区大约有800亩露地,计划种植露地作物,实现周年生产,希望专家提供周年种植方案和锦囊妙计,以帮助当地农业增效、广大农民增收。

10月12下午,河南省科技服务团队一行到黄瓜种植农户大棚、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和要领。周老师指出,黄瓜出现了“徒长”现象,是由于夜间温度过高导致的。正常情况下,黄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白天为25-32℃,夜间为15-18℃,昼夜温差保持在10-15℃,有助于黄瓜最大限度地积累营养物质。要注意控制夜温,温度过高了要及时放风,可以保持风口留10-15cm过夜。

连日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走遍了内乡县夏馆、灌涨等部分乡镇、村组,为内乡现代化农业建设励精图治、集中会诊、拨云见日、指点迷津,并不断送上锦囊妙计和增产增收的良策,生动实践了“科技创新年”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和内涵,必将助推内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周君晓 刘琦超 陈金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