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怡芳(韶关学院)
有幸拜读完温阜敏先生的诗集,我内心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我在诗中看到过去,立足当下,向往未来,自豪与感恩等多种情感在我的脑袋里疯狂搅拌,正如书名所言——“情满年轮”。
我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韶关人,与同在韶关生活多年的温阜敏先生似乎存在着同一个磁场,我被他的诗深深地吸引着。诗中显现出的诸多韶关碎片与我的记忆相重合,当我在阅读这本诗集的时候,我如同游走在韶关的各处角落,足不出户便看尽韶关百态。《情满年轮》——让我从诗的视角重新认识我的家乡。
在我阅读一本书之前,我喜欢先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一方面是为了让我更好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归咎于我的个人癖好,《情满年轮》也不例外。当我看完温阜敏先生的故事,我深深地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此时此刻我觉得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张扬曾对话王亚平说:“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持。”温阜敏先生便是认准他的路径后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而在二十多年来,他不受流风时俗所左右, 坚持中国新诗的本原与初心, 守正道、 接地气、根大地、记录生活,做人民和自然的“御史大夫”,出版了五部诗集。
更令我敬佩的是,他克服了诗歌中最容易犯的错误,那便是不切实际。他的诗注重真实客观,乃是历代小说“有诗为证”的代表。这是温阜敏先生深入生活,立足本土,实事求是的作诗要求,也是作为“御史大夫”的本职要求。正是因为这种写实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诗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温馨的风味,绝没有那种天马行空的虚玄与故作高深的噫魅,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引发共鸣。而他的诗在热爱与真实的浇灌下,与他融为一体,诗歌也因被注入了活的灵魂而有了情感。
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每一个人都会对家乡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因而温阜敏先生在这些描写他的家乡的诗歌中注入了自己最深挚的情感,这种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切感受得到!
说实话,在阅读这本诗集之前,我竟不知韶关有这么多的风景名胜,真是愧为韶关人。读“南岭之南”,我游历了韶阳楼、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岭红沙漠、丹霞山、梅关古道、珠玑古巷、广东大峡谷……读“北江之北”,我游历了浈江、武江、北江……南北韶关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我感恩,“红砂岩与绿树的倒影婆娑/丹霞红充盈翡翠色的襟怀/两岸次第铺开稻田鱼塘/滋生出树林祠村庄”,丹霞养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我敬佩,“如今,像一个疲惫的老兵/蜷缩在大山怀抱/深陷在昔日的光阴/退伍的矿山静静蛰伏/留下的历史订入国家记忆/玛瑙般地奉献光芒”,韶关大宝山矿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名垂青史。此处将被挖掘的矿山比作退伍的军人,更是巧妙的将矿山对国家的贡献具象化,同时突出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我惊叹,“九只南朝的凤凰/涅槃成钟的红石/今天,我来摇动这一座山/撞响绿色的轰鸣”,绚丽的色彩给我带来视角上的冲击,绘声绘色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展开,给我眼前一亮,“绿色的轰鸣”更是让声音从可听变为可观,这奇妙的创作手法充满了童真与想象,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温阜敏所走过的,所看到过的,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风景,更是一首首优美、深情,立足本土、描墓生活的诗篇,从他写粤北的诗集里,我们读出了字里行间的山水情怀,朴实且具有乡土气息。张爱玲有言:“我始终坚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变得更加生动而精彩。”温阜敏历经人生沧桑,不负年轮时光,所展现的诗心清澈如水、冰雪有声、风物慈悲、心事庄严。
在所有的诗歌当中,最令我为之激动便是——“啊! 东方风来满眼春/石坑崆下/古老韶州步入开发快车道”,里面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更让我看到了家乡的未来。“九龄风度六祖智慧,南华蔚然丹霞绚烂。脱贫致富共建新家,梅关花香珠玑富华。”一首诗歌,将韶关的过往、当下与未来串联在一起,岁月更迭,但情感永存。韶关的过往,归功于张九龄开凿大庾岭,便利交通,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功在千秋。宋代诗人余靖、清代诗人杭世骏、明代思想家邱浚皆为其作诗;韶关的当下,归功于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守住了江山,留下了《梅岭三章》《登大庾岭》《偷渡梅关》等壮丽诗篇;韶关的未来,归功于我们青年一代,脚踏实地,踔厉奋发,我们将为家乡写下更为耀眼的诗篇。
走进诗歌,我看“红叶照亮了大山”“看乱叶烧红的天空”;走进诗歌,我听“旧车站好像传来列车的回音/信号旗雪花中挥舞/汽笛声声婆娑”;走进诗歌,我闻“那年冬,舒展在札幌河滩/那些新雪洗礼了我/沁入脾肺,我闻到了/——清冽晶凉的雪香”;走进诗歌,我感“她抚摸我每一次的心跳/让我感觉回到子宫/哦, 找到慈祥母亲……/岁月被夕阳拉长/金色混沌中/幻作苍茫的模样”;走进诗歌,我……读温阜敏先生的诗,我总是感觉身临其境,它似乎控制着我的情感,让我喜则喜,让我悲则悲。我不懂专家们如何去判定一首诗是好是坏,但在我看来,能触动人心,有生活趣味,能让读者喜欢的诗便是好诗,而《情满年轮》在我心中无疑是一本好诗。前面我们有提到,温阜敏先生的诗注重写实,乃故事的收藏家、历史的记录家。一首《同学发来的黑白附中毕业照》,勾起了我与同学们的点点回忆,“今夜, 从你们那/飘来阵阵泛黄的往事”更是将往事具象化,让我泛起隐隐酸楚,往事不再来,但温阜敏以诗歌的方式将其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除此之外,他以同样的方式将《雪原那永远的火车站与父亲》《那年老屋前的木槿花》《熟悉的陌生阿婆》《外婆的龙牙河》《水利渠里的童年》等统统收藏起来。
《渐行渐远的故乡》中“渐渐只是一个普通名词/故乡,黯淡在粤东的丘陵里/老乡亲都化作灰白的照片/山歌已随梅江河流逝/我的祖居围楼曾岌岌可危/出门的下一代丢失了乡音”,既有无奈,亦有告诫。无奈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走出大山,离开故乡,告诫于我们人离故乡,但心要始终怀有故乡,将乡土情怀烙印在心中,莫要弄丢了乡音。而温阜敏则是以记录具有历史沉淀的歌曲来保留乡音,如“听歌曲《走向海洋》”,直感荡气回肠;如“听老歌《志在宝岛创新业》”,斗志昂扬;如“那些年听《战士的第二故乡》”,直感岁月无情亦有情;如“那些年听父亲唱二郎山”,直感父爱如山;如“那些年听妈妈唱列宁山”,直感母爱似水;如“那些年我们唱的虎头山”,直感岁月静好......温阜敏的诗是平静的,亦是激昂的。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实则恰到好处。无论是写风景,人物,亦或是写校园,山歌,温阜敏的诗的诗心总是恬静的,但诗意却是无比开阔的,它既能给异国他乡的游子提供心灵的慰藉,充当他们的避风港,也能给在外打拼的游子提供精神的鼓励,充当他们的加油站。“诗人的遗产是飞翔的鸽群。”温阜敏先生的诗是自由的,洒脱的,它取自自然,还于自然,取自人民,还于人民。情满年轮,诗人最好的遗产便是飞向人间各处的情感。读《情满年轮》,我参与了一场诗歌盛宴,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满载而归!